21、有关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减少给药次数
B、避免峰谷现象
C、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D、首过效应大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高
E、减少用药总剂量
22、下列缓、控释制剂不包括
A、分散片
B、植入剂
C、渗透泵片
D、骨架片
E、胃内漂浮片
23、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
B、制成渗透泵片
C、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D、制成水不溶性骨架片
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24、不能用于渗透泵片剂中的渗透压活性物质的是
A、聚乙烯吡咯烷酮
B、果糖
C、葡萄糖
D、甘露醇
E、乳糖
25、缓释制剂常用的增稠剂有
A、乙基纤维素
B、聚维酮(PVP)
C、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D、羟丙甲纤维素(HPMC)
E、蜂蜡
26、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
B、制成渗透泵片
C、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D、制成水不溶性骨架片
E、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27、关于口服缓、控释制剂描述错误的是
A、剂量调整的灵活性降低
B、药物的剂量、溶解度和脂水分配系数都会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C、药物释放速率可为一级也可以为零级
D、口服缓、控释制剂应与相应的普通制剂生物等效
E、服药时间间隔一般为24h或48h
28、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最小剂量可以达到最大药效
B、可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C、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D、有利于避免肝首过效应
E、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29、成功的靶向制剂可不具备
A、定位浓集
B、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
C、载体无毒
D、控制释药
E、载体可生物降解
30、下列不是按靶向机理分类的是
A、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B、生物化学靶向制剂
C、生物物理靶向制剂
D、生物免疫靶向制剂
E、双重、多重靶向制剂
31、不属于靶向制剂的常见分类方式的是
A、按靶向原动力
B、按药物种类
C、按靶向机理
D、按制剂类型
E、按靶向部位
32、靶向制剂的优点不包括
A、提高药效
B、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C、改善病人的用药顺应性
D、迅速释药
E、降低毒性
33、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易被摄取至
A、肝
B、脾
C、肾
D、肺
E、骨髓
34、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
A、粒径大小
B、荷电性
C、疏水性
D、溶解性
E、酸碱性
35、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磁性靶向制剂
B、热敏靶向制剂
C、栓塞靶向制剂
D、pH敏感靶向制剂
E、免疫靶向制剂
36、粒径小于10n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脉注射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37、应用物理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38、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糖基修饰脂质体
B、聚乳酸微球
C、静脉注射用乳剂
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
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39、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作为“导弹”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40、以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脂质体
B、靶向乳剂
C、热敏脂质体
D、纳米粒
E、修饰的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