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单选题]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A.学校
B.家庭
C.电视
D.医院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栽体有:(1)家庭。家庭在社会化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4)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
17[单选题]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时可以使用( )。
A.投射法
B.统计分析法
C.测验法
D.迹象分析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当心理咨询师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可以用三种思路:第一是“就事论事”,第二是“寻找相关”,第三是进行“迹象分析”。
18[多选题]在MMP1的各临床量表中,原始分数需要加K值的量表为( )。
A.Hs
B.Pd
C.SC
D.Si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在MMP1的各临床量表中,原始分数需要加K值的量表:Hs+0.5K,Pd+0.4K,Pt+1.OK,SC+1.OK,Ma+0.2K。
19[多选题]关于WISC-CR的备用分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一般不参与计算智商
B.包括译码和迷津两个分测验
C.一般应参与计算智商
D.包括背数和迷津两个分测验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背数测验是语言量表中的替代测验,但是若因诊断上的需要,特别是应用因素分析来解释结果时,亦应将它列为实施的分测验。迷津测验是操作量表中的替代测验。通常备用测验的分数不参与计算智商。
20[单选题]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
A.兴趣
B.情绪
C.态度
D.爱好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兴趣,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叫态度。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
21[不定项选择题]该求助者出现的主要症状包括( )。
A.动机冲突
B.后悔
C.情绪低落
D.失眠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求助者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求助者的动机冲突是心理问题的原因而非症状。
22[不定项选择题]可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改变的是( )。
A.后悔生孩子
B.人际交往不良
C.与父母吵架
D.内心苦恼压抑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会功能是指与人交流,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求助者与父母和丈夫吵架是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
23[不定项选择题]引发该求助者问题的社会原因包括( )。
A.父母的要求一
B.丈夫的反对
C.生了男孩子
D.孝顺父母亲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主要是其经历的生活事件生了男孩子,父母要求孙子随母姓而丈夫反对。
24[不定项选择题]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心理原因是( )。
A.担心引发矛盾
B.与父母有矛盾
C.人际关系不好
D.与丈夫有矛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求助者父母要求外孙随母姓而丈夫反对,求助者担心会引发矛盾而产生困扰。
25[不定项选择题]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是( )。
A.孝顺父亲母亲
B.存在内心的冲突
C.目前情绪烦躁
D.后悔与父母同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冲突明显。
26[不定项选择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病性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性问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事件引发,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情绪反应没有泛化,社会功能轻度受损,因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7[不定项选择题]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认可的近期咨询目标应该是( )。
A.劝说父母改变要求
B.解决心理冲突
C.劝说丈夫服从母亲
D.改变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得到解决,情绪问题自会得到缓解。
28[不定项选择题]对本案例主要的咨询思路应该是( )。
A.进行自我开放
B.示范指导改善生活
C.提示严重后果
D.启发引导解决冲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于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咨询师应当以启发引导为主,促进咨询目标的实现。
29[不定项选择题]在孩子起名的问题上,咨询师正确的态度包括( )。
A.理解父母
B.尊重求助者
C.理解丈夫
D.同情求助者
参考答案:ABC
考解析:咨询师应当尊重求助者,理解求助者,和求助者共情,而不是同情。同时,咨询师也应当理解其父母和丈夫的做法,这样才能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解决目前的问题。
30[不定项选择题]在本案例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关键是( )。
A.支持求助者
B.指导求助者
C.取悦求助者
D.尊重求助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尊重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尊重就是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
留学群心理咨询师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