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提问: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追问: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二)探究新知
1.引入除法
提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号
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3.介绍除法算式
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4.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除号表示什么?
(三)巩固提高
1.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2.本节课是不是一定要强调平均分?
【参考答案】
本节课一定要强调平均分。因为认识除法是学生在感知“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抽象出除法算式,因此,充分利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分的方法,然后用图形或小棒代替竹笋,亲自操作,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在学生脑海中的相应表象,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