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安徽蚌埠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观潮
2、内容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3、基本要求
1、讲解文本中的景色变化
2、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优美的句子
3、合理板书
答辩题目:1、在你的讲授中,为什么会提写作顺序
2、请你谈谈在小学语文课的讲授中应该注意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
2.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历来总有很多人慕名前去
观看钱塘江大潮,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钱塘江边观观潮。(板书:观潮)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纠正读音。
2.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1.这三个部分,哪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潮来时的景象。
2.默读写潮来时景象的部分,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呢?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3.观看潮来时的视频。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思考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4.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出钱塘潮的雄伟壮观呢?
(四)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全文,教师总结。
作业:课下可以收集材料,编写导游词,然后向身边的人介绍。
【答辩题目解析】
1.在你的讲授中,为什么会提写作顺序?
【参考答案】
我在授课中提到“写作顺序”,原因有二:1.本文确实是按照一定顺序写作出来的,提及写作顺序,学生在阅读时会更有全局性和条理性,同时这也是向学生普及阅读方法的一种途径,在阅读时需要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对文章才能更加有重点地把握;2.语言的能力训练都是相通的,在阅读时学生注意到写作顺序,这样的思路很可能会带到写作与口语表达中,这也是无形中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提示:不论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需要遵循一定地顺序。
2.请你谈谈在小学语文课的讲授中应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在小学语文的教授中,我认为有以下注意点:1.设置情境。语言学习最终是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运用,那么我们教授的知识点,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就需要将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设置成课堂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情景去实践语言的运用;2.直观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有限,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用直观浅显的方式来教学,这样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都有帮助,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应避免专业性过强的语言以及课堂操作方式;3.趣味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偏短,因此我们应该设置尽可能有意思的方式不断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能动性。综上,这就是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需要注意的点。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