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BD)。
(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B)测验越长,受测者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C)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的原则
(D)测验太长,有时反而会引起受测者的疲劳和反感,从而降低可靠性
17、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B)与(C)。
(A)信度
(B)目的
(C)功能
(D)长度
18、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可表述为(CD)。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充分条件
(B)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C)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19、美国心理学会在1974年所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几个大类,即(ABC)。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
20、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有(ACD)。
(A) 专家判断法
(B)双向细目表法
(C)统计分析法
(D)经验推测法
21、为厂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不同专家对同一测验的判断可能不一致,可采用的步骤是( ABC )。
(A)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
(B)编制双向细目表
(C)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
(D)进行统计分析
22、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ABD )。
(A)计算两个评分者的一致性
(B)复本相关
(C)专家推测
(D)再测法
23、构想效度是( ABCD )。
(A)构思效度
(B)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概念问题·
(C)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
(D)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道程度如何
24、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包括( ABCD )。
(A)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B)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C)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D)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25、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测验内部证据有( ABD )
(A)测验的内容效度
(B)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
(C)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互关系
(D)分析受测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26、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测验间比较的有( BCD )。
(A)内容效度
(B)相容效度
(C)区分效度
(D)因素分析法
27、效标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它可以分为( CD )。
(A)相容效度
(B)区分效度
(C)同时效度
(D)预测效度
28、在检验一个测验的效标效度时,难点在于找到合适的效标。因此效标的选择至关重要,—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 ABCD )的条件。
(A)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B)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C)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D)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29、效标效度的主要评估方法有( ABD )。
(A)命中率法
(B)区分法
(C)失误法
(D)相关法
30、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根据变量的不同,可选用的计算方法有( ABCD )。
(A)积差相关法
(B)点二列相关公式
(C)二列相关公式
(D)贾斯朋(Juspen)多系列相关公式
留学群心理咨询师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