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内容准备好之后,申请者锁定大约5-10家目标学校,开始有针对性的准备相关材料。
关于推荐信,有的需要academic,有的需要professional,有的要两封而有的要三封。需要注意,各位老师或者是实习的boss并不是每天都有空也有兴趣,坐下来一个小时什么都不做为你专门写一封推荐信的。这需要之前积累的良好师生关系,和出色的学术成果做基础,但也要把握时机,不要等到最后一分钟让推荐人喘不过气。有的理工科学生也会同目标学校分管本专业的教授套磁,让对方愿意将有限的科研经费和名额花到自己的身上。
Writing sample是为了体现你的学术写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对于相关专业了解而设置的,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契合申请的目标专业。把一篇写过的文章变成英文,还着实需要一番功夫,同学们最好提前准备。
语言成绩可以说最不重要。正如笔者之前文章提到的,有的学校会给你一个conditional offer,也就是需要达到一个条件才能被录取,所以给大家更多的时间刷新成绩;而有的学校甚至自己出题让你答。所以语言成绩有即可,除非太离谱,否则不需要过多纠结。
准备好这些,大约在10月就应该把申请递出。有的学校只要网上提交扫描件就好,而美国加拿大的学校普遍需要快递寄送原件。为了避免路上出现任何意外,尤其要赶在圣诞节前到达学校,同时有的截止比较早的学校可能12月就关闭申请,还是建议大家在10月内寄出。
四、11-4月 跟进申请,处理结果
对于rolling enrollment(滚动录取)的学校一般处理申请都要花上8个星期,而美国统一录取的学校则要等到第二年的3月4月。所以从申请递送出去到拿到结果中间的日子对于申请者是最难熬的,好多同学抱怨连年都过不好,每一天早晨睡醒第一件事就是刷邮箱,一边祈祷着有带着admission邮箱给自己发信息,一边又想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中间大家还需要处理一些申请的环节,比如确认原件寄送到了对方学校,有任何缺漏需要第一时间补齐;有的奖学金申请也已经开始,大家需要着手准备奖学金的申请材料;有的学校可能会有面试,无论是面谈还是电面还是skype视频,都需要准备一下,诸如此类。
就这样过了一段没有动静的日子,陆陆续续的结果就会出炉,而且一般是接二连三的。Offer当然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可以兴高采烈的接受。如果是conditional offer,那么还需要达到成绩或者语言要求。如果是waiting list也不要担心,因为每个申请者都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大家都是手握几个offer,最后只能拒掉大部分,去其中一个,所以补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如果是reject也不要太灰心,那句I’m regretful to inform you并不是申请的终点,也许只是你和这个专业不匹配,也许只是你来的有点迟,甚至是因为你overqualified!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访问留学群m.liuxueq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