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涉足两大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一个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另一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临床 精神病学。本章不是一门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综合专业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掌握心理诊断技能奠定必备基础。
本章教学目标为:
(1)要求重点掌握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掌握区分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依据,掌握神经症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2)掌握不同流派对心理问题的解释,掌握人性主义心理学中生物-精神-社会的思维方式。
(3)明确本教材中,神经症属于心理不正常的范围,不是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教学内容:
(1)变态心理学(识记)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重点掌握)
(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重点掌握)
(4)常见精神障碍(掌握)
(5)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重点掌握)
(6)健康心理学(识记)
(7)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重点掌握)
(8)压力与健康(掌握)
三、教学方法:
(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部分以讲解为主,涉及症状及精神疾病可使用教学录像或安排精神专科医院见习,使学员有直观认识。
(2)结合心理诊断技能课程进行学习。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 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及咨询与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本章内容讲述的是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原则。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心理测量学概述
(2)测验的常模(重点掌握)
(3)测验的信度(掌握)
(4)测验的效度(理解)
(5)测验的难度(识记)
(6)测验的区分度(识记)
(7)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识记)
(8)心理测验的使用(重点掌握)
三、教学方法:
(1)以基本概念教学为主,强调各指标的表示方法及之间关系。
(2)本章节对心理测验技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讲课时应着重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学分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心理咨询各流派的观点
(2)掌握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二、教学内容:
(1)咨询心理学概述(识记)
(2)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掌握)
(3)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掌握)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掌握)
三、教学方法:
对流派的讲解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应增加对流派部分的说明和描述、通过讲解流派的起源及变迁,明确流派理论的主导思想和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 三级技能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
一、教学目标:
诊断工作对咨询和治疗来说是充分和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诊断咨询和治疗也就无从入手,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必须掌握诊断程序和常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将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按要求整理行文。
本章教学目标为:
(1)掌握异常心理症状,能够区分病与非病
(2)掌握心理诊断的分类标准
(3)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分类
(4)能够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测验
(5)能够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诊断
二、教学内容:
(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1.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掌握)
(1.2)摄入性谈话(重点掌握)
(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掌握)
(1.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重点掌握)
(1.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识记)
(2)初步诊断
(2.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掌握)
(2.2)确定是否属于本职工作(重点掌握)
(2.3)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重点掌握)
(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识记)
三、教学方法:
(1)心理诊断技能中初诊接待部分以演示或分组训练为主,初步诊断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
(2)心理诊断技能是整个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