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讲得有点专业了,因为我的大学专业是表演学。我想继续用表演学的理论举几个例子,其实表演学教会我的不光是演戏,更多是面对事情时的态度。表演学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练习,就是从A地走到B地,中间有一堵墙,这一堵墙叫“矛盾”,我们要去解决矛盾。如何去解决矛盾呢?是冲破它,还是翻越它,还是回到原点。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所有构成的起承转合的过程才是我们的人生,这个练习很有意思,很有我说的“差不多”精神。因为教会我凡事不要强求,冲破不可以的时候可以选择翻越,翻越不可以的时候可以选择绕路,绕路也绕不过的时候可以选择钻狗洞,如果连狗洞都没有那大不了就回家洗洗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从A地走到B地可以有800多种方法。在大家的眼里我不够执着,很容易放弃。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我没有放弃,我只是在想别的办法而已。聪明的人从来不会一根筋,聪明的人也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聪明的人一定是灵活的。相比执着,我更喜欢“偏执”这个词,因为偏执是带着一份顽固不化的多种多样的执着。
郑恺夏季星空演讲主题:差不多先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