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量为3200m3,预算单价为550元/m3,计划4个月内均衡完成。开工后,混凝土实际采购价格为560元/m3。施工至第二个月月底,实际累计完成混凝土工程量为1800m3,则此时的进度偏差为( C )万元。
A.11.8
B.11.2
C.11.0
D.-1.8
12.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首先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这种成本分析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比率法
答案:B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13.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比例进行分析,特点是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比率法
答案:D
解 析: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4. 某项目进行成本偏差分析,结果为: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0;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0。则说明( )。
A.成本超支,进度提前
B.成本节约,进度提前
C.成本超支,进度拖后
D.成本节约,进度拖后
答案:A
15.施工成本计划可以按( )编制。
A.施工成本组成
B.项目组成
C.工程进度
D.工程量清单
E.合同结构
答案ABC
16.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比率法
E.曲线法
答案:ABCD
17. 比率法的特点是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 )。
A.相关比率法
B.差额比率法
C.构成比率法
D.动态比率法
E.静态比率法
答案:A, C, D
18.施工成本计划通常有三类指标,即( )。
A.拟完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已完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指标
B.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C.预算成本指标、计划成本指标和实际成本指标
D.人、财、物成本指标
【答案】B
【解题思路】施工成本计划一般情况下有三类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19.建立涉及成本管理的( )等是施工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内容。
A.组织制度
B.施工定额
C.工作程序
D.责任制度
E.业务标准
【答案】ACDE
【解题思路】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是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涉及成本管理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标准和责任制度的建立。施工定额不属于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内容。
20.在国际上,设计进度计划主要是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的( ),它是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依据,也是业主方控制设计进度的依据。
A.数量计划
B.专业协调计划
C.交底计划
D.出图计划
【答案】D
【解题思路】在国际上设计进度计划主要是指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的出图计划。
一级建造师考试网为您推荐:
一建考试题库 | 一建考试备考辅导 | 一建模拟试题 | 一建考试真题 | 一建考试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