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招生
(一)公布招生简章 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并报市教委备案。相关信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及“杨浦教育网”公示。严禁民办中小学计划外招生,严禁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
民办学校应在区教育局核定的招生计划与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学校经区教育局审核并报市教委备案后,可跨区县招生。
民办学校制定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简章须向区教育局申报备案,由区教育局审核后,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并实施。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招生计划、招生程序、面谈范围、收费标准、“三个承诺”(承诺学校招生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工作)等。
(二)实施网上报名 2017年本市民办学校实行网上报名和招生录取。4月24日至4月26日,报名就读民办小学的学生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填报志愿,每个适龄儿童限填报2所民办小学。4月27日-29日,报名就读民办初中的学生(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可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填报志愿,每个学生限填报3所民办初中。报名成功后,家长必须于5月5日前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的“民办报名学生照片上传”栏目中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本人照片,未上传照片的学生将不能参加民办学校面谈。
(三)规范面谈程序 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政策,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规范招生程序和办法。学校应严格按照招生简章确定面谈对象,在面谈时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方式,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严禁学校利用面谈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考试或测试。学校面谈过程向市、区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参加民办学校面谈的学生凭面谈通知,并携带户籍证明、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等证件参加民办学校面谈。参加初中面谈的学生还须携带《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民办小学、民办初中面谈时间为2017年5月6日—7日。
(四)分批招生录取 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办法。5月8日—9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5月11—12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5月14—15日进行第三志愿录取。民办学校在5月16日前完成招生录取工作。民办初中学校招收的非本区小学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及学生本人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等证件须经区教育局核准。接到录取通知的学生家长应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短信或“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完成确认工作。学校将新生录取名单网上上报区教育局。
具体工作要求
(一)公开招生信息 区教育局和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通过《杨浦教育网》和学校网站的“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依法履行向社会的承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公示内容如下:
(1)《杨浦区教育局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
(2)杨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2017年招生的区域范围、当年的招生计划(班级数)、入学办法;
(3)经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招生项目、招生名额、招生条件、录取办法和录取结果;
(4)杨浦区各类学校办学规模与设施等基本情况,包括在校学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及数量、运动场地面积和设施设备、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数量和面积、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实验室及数量等;
(5)杨浦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人数和师生比、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和比例、教师学历结构和达标比例。民办学校还须公布学校教师队伍中退休返聘教师人数和比例;
(6)杨浦区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面谈范围、录取办法、收费标准、招生承诺等;
(7)区教育局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信访接待部门地址。
2017年3月18日-4月7日,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向社区学生及其家长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同时展示区域集团化办学共享共建的资源。2017年3月25日-4月7日,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但不得组织学生入学报名,不得进行纸笔测试,不得对学生进行面谈,不得收取学生简历(包括各类获奖证书)。各学校“校园开放日”要提前通过学校网站、张贴通告等形式告知社区和家长,做好活动设计和运行方案,维护安全、有序的活动秩序。
(二)发放入学通知 区教育局在网上完成区域内适龄儿童的入学安排、调配和录取等工作,8月15日前由学校向家长发放入学通知书,8月25日前通过网络将招生录取结果报市教委,并将学生信息对接到“上海市基础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三)推进注册制度 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年注册制度。根据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要求,2017学年,本市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年学籍注册制度。由区教育局和学校向家长发放学生注册告知书,明确注册对相关证件审验的要求,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要关注持有证件的有效期,及时到相关部门续签或补证,对不能提供有效证件的,暂不予以学籍注册。学校应向家长告知不能注册学籍所产生的后果。家长须向学校承诺及时前往有关部门办理相关证件,确保所持证件的有效性。
(四)加强监督管理 区教育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市纪委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各项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招生入学工作有序进行。
(五)开展教育督导 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充分发挥责任督学对学校经常性督导的优势,对本区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招生等方面进行过程性督导。
(六)完善监察机制 区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进一步完善招生监察机制,监督招生入学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违纪违规事件,协助解决本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七)落实问责制度 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创办特色校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报名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的,或拒绝接收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区教育局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的处分。
(八)实施“双减”措施 民办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未兑现“三个承诺”的,或以考试(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的,或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的,或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或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或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收学生等违规招生行为的,区教育局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规定,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拒不纠正的,实施“双减”措施,即核减该校第二年30%的招生计划数,取消当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上海中考网精心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