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应当团结、合作、互助。题目中两位老师为了竞争而暗暗较劲,违背了教师之间的合作理念。
2.【知识点】职业理念——学生观
【答案】A。
【解析】李老师没有放弃小明,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体现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4.【知识点】职业理念——学生观
【答案】C。
【解析】老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是错误的,侵犯了学生学习的权利。忽视了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所以选C。
5.【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6.【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答案】A。
【解析】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
7.【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因此学校剥夺了陈某参加进修的权利。
8.【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10.【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11.【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选项A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故B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而性别不足以推断其资料,因此不选C。D选项中,陈某是小学五年级,不足14周岁,因此依法不用承担刑事责任。故选A。
12.【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3.【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C。
【解析】关爱学生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王老师的做法构成了体罚,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14.【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B。
【解析】这两句话都表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做好示范,为人师表。
15.【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B。
【解析】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16.【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B。
【解析】“严谨治学”要求教师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严谨治学。
17.【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
18.【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B。
【解析】破釜沉舟是项羽早期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最终以少胜多战胜了秦军的故事而产生的成语,与垓下之围无关。
19.【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素养
【答案】D。
【解析】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开拓了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20.【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C。
【解析】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基本在同一直线上时,会发生月食。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的4倍,即使是在月球轨道上,地球的本影的直径远大于月球,挡住了阳光,因此不可能形成月环食。故本题答案选C。
21.【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A。
【解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爱格尼斯·格雷》。
22.【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B。
【解析】《望庐山瀑布》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擅长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创作诗篇,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其余作品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23.【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D。
【解析】A项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与德军在马恩河附近的会战;荷兰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在法国实施的进攻战役;马来战役是二战中日本陆海军为攻占马来半岛而实施的战役;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与反法联军的决战,最终失败,后被用来形容惨痛的失败。
24.【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A。
【解析】A、B、C、D四项分别表示的是注意安全、当心有毒、当心火灾、当心爆炸。
25.【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C。
【解析】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金石”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
26.【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A。
【解析】页面设置中可以设置文字方向,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等,但是不能进行打印,此功能须在文件中进行设置。
27。【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D。
【解析】2是四张铺开的幻灯片,可联想到浏览,故2是幻灯片浏览。据此可知答案选D。
28.【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命题,则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则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得出甲是捐款者。
29.【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A。
【解析】第一行三个图形的星星数量分别是4、3、2;第二行三个图形的星星数量分别是5、4、3;第三行三个图形的星星数量分别是6、5、(4)。并且每行每个图形最上层的星星数目依次减少,所以选择A。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