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伍选择题(共48题,每题0.5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只有1个最佳答案)
[101-103]
A.煎煮法 B.连续回流提取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渗漉法 E.分馏法
101.不需要加热的提取方法是 D
102.采用素氏提取器进行提取的方法是 B
[103-105]
A.物质氢键吸附强弱的差别 B.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别 D.物质的解离程度的差别;
E.物质折光率大小的差别
103.聚酰胺吸附法分离物质的根据 A
104.离子交换色谱法法分离物质的根据 D
105.凝胶过滤法分离物质的根据 B
[106-107]
A.紫外光谱法 B.质谱法
C.正相色谱法 D.反相色谱法 E.凝胶色谱法
106.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B
107.判定化合物结构中是否具有共轭体系的常用方法 A
[108-109]
A.季铵生物 B.伯胺生物碱
C.仲铵生物碱 D.叔胺生物碱 E.酰胺生物碱
108.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A
109.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E
[110-113]
A.7-羟基黄酮 B.七叶内酯
C.大黄酸 D.苦参碱 E.葡萄糖醛酸
110.与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
111.虎杖中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是 C
112.秦皮中含有香豆素化合物是 B
113.能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合物是 D
[114-117]
A.麻黄碱性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乌头碱 E.番木鳖碱
114.黄连含有生物碱性 B
115.《中国药典》中,苦参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C
116.川乌中含有的生物碱是 C
117.《中国药典》中,马钱子的质量控制成分是 E
[118-119]
A.红景天苷 B.苦杏仁苷
C.果糖 D.蔗糖 E.洋地黄毒苷
118.属于2,6-二去氧糖的是 E
119.属于二糖的是 D
120.水解可形成氢氰酸的是 B
[121-122]
A.黄酮 B.香豆素
C.蒽醌 D.二萜 E.木质素
121.《中国药典》中,前胡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B
122.《中国药典》中,厚朴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E
[123-126]
A.三萜皂苷 B.黄酮苷
C.木脂素 D.甾体皂苷 E.二萜
123.《中国药典》中,柴胡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A
124.《中国药典》中,葛根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B
125.《中国药典》中,五味子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C
126.《中国药典》中,穿心莲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E [127-129]
A.槐花 B.银杏叶
C.满山红 D.陈皮 E.黄芩
127.含黄酮和萜类内酯的是 B
128.含芦丁的是 A
129.含橙皮昔的是 D
[130-132]
A.分馏法 B.超临界萃取法
C.渗漉法 D.压榨法 E.升华法
130.用二氧化碳为介质提取挥发油的方法 B
131.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挥发油分离的方法 A
132.常用于新鲜果皮中挥发油提取的方法 D
三、多项选择题(共8师,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成2个以上正确答案)
133.提取和分离黄酮类成俞常用方法 BCDE
A.酸提碱沉法 B.硅胶柱色谱法
C.PH梯度萃取 D.碱提酸沉法 E.聚酰胺柱色谱法
134.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CDE
A.二萜类 B.三萜类
C.单萜类 D.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 E.倍半萜类
135.用于衡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常数 ABD
A.酸值 B.酯值
C.相对密度 D.折光率 E.皂化值
13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发泡性质的有 AC
A.柴胡皂苷 B.芦丁
C.人参总皂昔 D.绿原酸 E.咖啡酸
137.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的苷类有 ACE
A.五环三萜皂苷 B.黄酮苷
C.甾体皂苷 D.环烯醚萜苷 E.四环三萜皂苷
138.以胆汁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中药有 CD
A.麻黄 B.洋地黄
C.牛黄 D.熊胆 E.五味子
139.因含马兜铃酸而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药品标准的中药有 CDE
A.黄芩 B.葛根
C.关木通 D.青木香 E.广防己
140.去除中药提取物中鞣质的方法有 ACD
A.石灰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聚酰胺吸附法 D.铅盐法 E.升华法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