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计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17.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18.下列选项中,( )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小倩得知自己雅思成绩为7.5时,兴奋地拉着妈妈转了好几个圈。此时,小倩的情绪状态为( )。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20.在一节生活探究课的总结环节中,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分享彼此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课堂教学( )的特点。
A.发展性
B.互动性
C.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D.教育性
2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23.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24.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侧重点是一样的。
25.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
27.简述德育过程中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28.简述运用演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9.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在某中学的一堂物理课堂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先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老师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问题:
(1)请用教学原则来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8分)
(2)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这一原则?(10分)
31.材料: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问题:
(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8分)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