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下列既可作为脱脂剂又可作为脱水剂的是( )
A氯仿 B乙醚 C苯 D丙酮 E石油醚
答案:D
92.可使物料瞬间干燥的是( )
A 冷冻干燥 B 沸腾干燥 C 喷雾干燥 D 减压干燥 E 鼓式干燥
答案:C
注解:喷雾干燥是利用雾化器将一定浓度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物料被迅速干燥。
93.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 )
A增溶剂 B O/W型乳化剂 C W/O型乳化剂 D润湿剂 E去污剂
答案:B
注解: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HLB值为9.65,因此适合用做O/W型乳化剂。HLB值15~18适合用做增溶剂,HLB值3~8适合用做W/O型乳化剂,HLB值7~9适合用做润湿剂,HLB值13~16适合用做去污剂。
94.用水醇法提取不能较多除去的是( )
A蛋白质 B鞣质 C多糖 D淀粉 E粘液质
答案:B
注解:水醇法是指于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乙醇使达不同含醇量,低分子有效成分仍溶于醇液中,而高分子杂质沉淀析出,固分离后使药液得以精制,此操作称水提醇沉法,简称水醇法。因为鞣质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乙醇中达不到分离目的,所以用水醇法提取不能较多除去。
95.散剂制备中,混合很关键,不符合一般原则的是( )
A 等比混合易混匀 B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C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
D 含低共熔成分时,应避免共熔 E药粉形状相近者易于混匀
答案:D
注解:一般来说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易混匀,因此在该原则指导下如果量相差悬殊,就应以量小的为准采用等量递增法;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若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本身质地就重,在研磨中不易泛到上层来与上层质轻药粉混匀,同时还造成粉尘飞扬,因此质轻者宜先放;含低共熔成分时,应视共熔成分形成共熔物后药理作用的变化及处方中其他固体成分的多少而定,若药理无变化则可共熔也可不共熔,要考虑处方中其他药粉的量,若共熔后药理作用增强,则可形成共熔物并在处方中适当减少药物量,若共熔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共熔。
96.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A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 O/W型乳剂 C维生素E
D橙皮酊 E药物的水溶液
答案:C
注解:制软胶囊剂的囊心物其主要问题是不能损坏囊壁。软胶囊的原料主要也是明胶,一些水性的制剂不可以制成软胶囊,如乙醇溶液、橙皮酊、O/W型乳剂、药物的水溶液。
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 )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蜡丸
答案:E 注解:蜡丸以蜂蜡作为赋形剂,有很强的疏水性,溶散十分缓慢,因此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可以制成蜡丸,在减慢溶散过程的同时,减小了药物的释放量因此也就降低了毒性。
98.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穿透是指( )
A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 B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C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D药物透过基质到达基质表面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答案:B
注解: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释放、穿透及吸收,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为释放阶段;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为穿透阶段;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为吸收阶段;选项D为干扰答案。
99.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淀粉 E葡萄糖
答案:B
注解: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类毒素,类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100.下列哪种药物不用麸炒法
A山药 B白术 C僵蚕 D斑蝥 E枳壳
答案:D 注解:斑蝥是用米炒。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32题,每题0.5分。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01-104]
A水飞法 B 加液研磨法 C蒸罐法 D串油法 E串料法
101.朱砂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2.乌鸡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3.麝香宜采用( )方法粉碎
104.酸枣仁宜采用( )方法粉碎
9
答案:A .C .B .D
注解:朱砂为质地坚硬的矿物药,难以粉碎,因此加入大量水采用水飞法;乌鸡为动物药,质地柔韧,需采用蒸罐法;酸枣仁为种仁类,含较多油脂,需要串油法粉碎。
[105-107]
A渗漉法 B煎煮法 C 水蒸气蒸馏法 D 超临界提取法 E 回流法
105.颠茄浸膏的制备( )
106.金银花露的制备( )
107.浸出溶剂具有气液两相双重特点
答案: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