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案例九
83.AB
84.B
85.A
86.CD
87.B
88.B
89.C
案例十
90.A【解析】数符的量表分为13分,为超过全国常模一个标准差的项目。
91.B【解析】操作智商为114,是高于平常的智商。
92.D【解析】全国常模水平为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因此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的测验有领悟、相似、词汇。
93.A
案例十一
94.A【解析】18+12*0.2=20。
95.ABC【解析】该求助者大于60分的项目有HS(疑病)、D(抑郁)、HY(癔症)、MF(男子气一女子气)。F为24分,可以考虑伪装疾病,MF虽然大于60分,但是不是极端高的分数,不能认为是有同性恋倾向。故选A.B.C.
96.ABD【解析】虽然项目较长,很多病人做不完,但是用率还是很高。
案例十二
97.B
98.B
案例十三
99.A
100.CD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1.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生物学原因:男性,19岁,患过肠胃炎。
(2)社会性原因:1)环境因素。2)家庭教育严格。3)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鼻炎、胃肠炎、高考失利、与同学矛盾、物品丢失。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帮助。
(3)心理学原因::1)存在错误认知:自己是最倒霉的,觉得别人讨厌自己,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2)情绪方面:受苦恼的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3)行为模式: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4)个性特征: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排除精神病(障碍)。
(2)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
(3)心理问题无泛化、回避
(4)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害,仅出现学习效率下降
(5)病程时间短,近两个月。
(6)并非由躯体疾病所引起。
3.阻抗的表现方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寡语、赘言。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议论小事、假提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履行咨询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
4.心理咨询师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有: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求助者具有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