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50kg]
目的
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
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主要用于峻下逐水药]【京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③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主要用于某些具特殊气味的药物]【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方法先拌醋后炒药 ~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元胡等】
先炒药后喷醋 ~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
注意事项
①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
②若醋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
③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
④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先炒药后喷醋;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粘结成块。
【延胡索(元胡)】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醋炙、酒炙均能提高延胡索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煎出量,从而增强镇痛和镇静作用。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
~醋制,行气止痛作用增强。广泛用于多种疼痛证 ~酒制,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甘遂 | 苦寒有毒,力猛,以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为主 |
醋甘遂 | 毒性降低,峻泻作用缓和 |
·商陆 | 苦寒有毒,善于消肿解毒 |
醋商陆 | 毒性降低,泻下作用缓和,以逐水消肿为主 |
·芫花 | 有毒,峻泻逐水力猛,多外用 |
醋芫花 | 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和腹痛症状 |
·柴胡 | 升散作用较强,多用于解表退热 |
醋柴胡 | 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
鳖血柴胡 | 能填阴滋血,抑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 |
香附 | 多入解表剂,以理气解郁为主 |
醋制 | 专入肝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 |
酒制 | 通经脉,散结滞,多用治寒疝腹痛 |
四制 | 以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 |
炒炭 | 性味苦涩,多治妇女崩漏不止等 |
青皮 | 生品性烈,辛散破气力强,疏肝之中兼有发散作用,以破气消积为主 |
醋青皮 | 引药入肝,缓和辛烈之性,增强疏肝止痛,消积化滞的作用 |
·乳香 | 气味辛烈,对胃的刺激较强,易引起呕吐,多外用 | ·没药 | 化瘀力强,但气味浓烈,对胃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多外用 |
醋乳香 | 缓和刺激性,利于服用,便于粉碎, 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并可矫臭矫味 | 醋没药 | 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易于粉碎,并矫味 |
炒乳香 | 作用与醋炙品基本相同 | 炒没药 | 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易于粉碎 |
第三节 盐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
·[盐的用量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目的: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杜仲、巴戟天、韭菜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车前子;益智仁】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
③缓和药物辛燥之性【补骨脂、益智仁等】
方法
先拌盐水后炒药 ~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化,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
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先炒药后加盐水 ~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
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知母、车前子、
注意事项 ①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
水量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
②拌匀后充分闷润→文火炒干。
③含粘液质多[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用盐水拌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