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
2.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3.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20分)
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于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可能会出现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A
[解析]《规范》中明确表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D
[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B
[解析]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
5.A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6.A
[解析]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7.C
[解析]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三位。
8.B
[解析]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10.B
[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11.C
[解析]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2.D
[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13.D
[解析]略。
14.C
[解析]“师者,人之楷模”,强调教师工作的示范性,故选C。
15.D
[解析]略。
16.A
[解析]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
1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8.D
[解析]略。
19.A
[解析]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公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20.D
[解析]略。
21.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语义搭配。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也形容主张、办法等经常改变。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反复无常: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准确的时候。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变幻莫测:比喻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无法分辨的人或事。临渴掘井: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22.A
[解析]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所以选A。
23.D
[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24.D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此地曾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400多年来,其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20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故其为私园。
25.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及实词。第二空是解题点。结合题干第三句话可知,A、D不符合。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败走麦城;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结合题干“1000”与“16”的悬殊对比可知,“不堪一击”更符合题意。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沧海桑田:一般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