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决定 表情 原因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
难割难舍 贫穷,没有能力抚养
第二天早上 送走二儿子,换回大儿子 无精打采 老大是接班人,按次序也不对
第二天傍晚 送走三岁女儿,
换回二儿子 不好意思,失魂落魄 老二和婆婆太像了,已五岁
第三天上午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女儿太小,父母冷酷无情
过渡语:同学们填表很认真,请一位同学把结果给大家说一下(幻)。老师也对文章作了认真地阅读,我是这么填写的。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父母在送孩子的过程中是煞费苦心,颇费周折的,他们一直处于犹豫矛盾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内心有很多的忧虑。在这里要提醒学生,“三送”“三要”孩子正是整篇文章的内容,体现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深层的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我又设置了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幻):你觉得把孩子送给别人是爱吗?要回孩子是爱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学习伙伴共同分析、探讨、总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听、说、读、问、评去实现,试图帮助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形成技能,掌握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挖掘课文深层的意义,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
先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可从本课主题谈,也可从写作方法上去谈。
师:在父母的心头,儿女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牵挂。不管是风来了还是雨来了,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庇护神。
(五)布置作业
1、知识积累
练习册第78页基础巩固
2、仿写句子
父母的心是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田;
父母的心是一条溪流,带来了一路的欢歌;
父母的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的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感表达
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编辑一则短信,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与感谢。
这样的作业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训练思维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又是帮助其理解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的较好渠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会告诉学生,学习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引导学生多渠道多途径的获取知识,这也是21世纪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四、板书
接来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本课的板书我按照文章的顺序来设计,体现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看起来简洁美观又生动形象,启发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效果也更为显著。
五、设计反思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