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五、活动设计题

  16.【答案要点】

  (1)原因分析:

  ①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地依赖心理。

  ②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③由于幼儿园教师在相关领域活动中没有加强幼儿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欠缺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2)教学目标:

  ①在游戏中,初步认识与人礼貌交往的重要性。

  ②在打电话的游戏中,学习日常的礼貌用语,知道在家里和幼儿园应该是一样的懂礼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习惯。

  (3)教育指导内容:

  ①学说礼貌用语

  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③家园保持一致

  小猴打电话——中班社会交往活动

  一、活动准备:

  1.玩具小猴一个

  2.故事动画《小猴打电话》

  3.玩具电话四台

  4.小猴、小熊、小鸭、小兔头饰若干

  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

  二、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孩子们,平时你们都喜欢和谁打电话?打电话时你都和他说些什么?你是怎样说的?出示玩具小猴,进入课题教师:今天,小猴豆豆特别高兴,因为他搬新家了,他要给他的好朋友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打电话的。

  1.播放故事动画《小猴打电话》使幼儿感知没礼貌的后果。

  2.教师提问:

  (1)小猴都给那些好朋友打电话了?

  (2)他的好朋友来了吗?为什么没有来?

  3.小结:小猴豆豆在电话里说话不礼貌,所以朋友们都不理睬他。

  三、游戏:“打电话”,引导幼儿学.-j礼貌用语。

  1.过渡语:小伙伴们都不肯来,小猴豆豆可难过了,他多想让伙伴们来玩呀。于是第二天,小猴豆豆又给小伙伴们打电话了。这一次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教豆豆打有礼貌的电话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打呢?

  2.教师示范游戏:教师戴小猴头饰,用礼貌语给小熊打电话(让配班教师当小熊戴小熊头饰)(“喂!您好,您是小熊吗?请到我家来玩,好吗?”“好的,谢谢您。再见。”)

  3.教师请个剐幼儿模仿游戏:请两名幼儿自由选择当小猴和小鸭,用礼貌语打电话。(游戏进行若干次,让幼儿都能用礼貌用语接打电话。)

  4.分组游戏: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有一台电话,一个小猴的头饰和若干个小熊、小鸭、小兔的头饰。每次每组有一位扮演小猴的小朋友打电话,打给谁就由谁接电话,教师巡回指导。

  四、提问讨论:小朋友,你们帮小猴豆豆变得有礼貌了,你们自己在幼儿园、在家里该怎样做有礼貌的孩子呢?(幼儿发言,教师给予鼓励)

  五、启发提问:

  1.小朋友上幼儿园时,见了老师该怎么说?和妈妈分手时该怎么说?

  2.平时在遇到熟悉的长辈时.你该怎样做?怎样说?

  3.当小朋友帮助了你时,你该怎样说?

  4.当你不小心碰疼了朋友时,该怎样说?如果朋友碰了你时又该怎样说呢?

  六、音乐欣赏: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

  七、活动延伸

  1.在家里,家长指导幼儿用礼貌语给亲人和朋友打电话。

  2.语言活动:

  (1)故事《四个好朋友》,练习说:“对不起,没关系。”

  (2)故事《谁的主意好》,学习有礼貌地敲门。

  (3)故事《问路》。学习有礼貌地问路。

  3.带回家的活动:在家与人交往时,要求幼儿用礼貌用语。

  附故事内容:小猴打电话小猴豆豆搬了新家,小猴高兴的打电话请朋友来家玩。小猴给小熊打电话:“胖狗熊,快来我家玩吧。”“谁跟你这没礼貌的家伙玩啊!”小熊很生气的放下电话。

  小猴给小鸭打电话:“喂,丑小鸭,快来我家玩吧。”“我才不去呢!”小鸭撅着嘴放下电话。小猴给小白兔打电话:“喂,红眼睛,我搬新家了,快来我家玩吧。”“真没礼貌!”小白兔也气愤的放下话筒,走了。

  小猴手拿话筒,呆呆的发愣,他想:为什么朋友都不来我家玩呢?

  活动反思:礼貌教育是幼儿社会教育中进行得比较多的常见教育活动。本活动的突出特点在于抓住幼儿礼貌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与人礼貌交往的重要性:二是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怎样做有礼貌的孩子,教给幼儿礼貌的行为技能。活动设计了故事表演“小猴打电话”的生动情节,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没礼貌的危害,从而激起幼儿“帮助小猴有礼貌地打电话”的积极性,活动自然进入游戏“打电话”礼貌行为学习的活跃环节。游戏过程的设计既丰富又条理清晰:由教师的示范游戏到个别幼儿的尝试游戏再到全体幼儿的游戏,耐心的坚持着活动中“小步子”诱导的原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愉快的进行观察学习和礼貌行为练习。在游戏练习的基础上,紧接着组织的“我们怎样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讨论可以促使幼儿将游戏中礼貌行为迁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顺利实现着从社会认知到情感体验再到实际行动的转化。最后活动在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的音乐活动中结束,进一步强化礼貌行为的重要性,激起幼儿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热情。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活动目标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中自然达成。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及教师资格认定相关问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