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预测

  11.注意的品质与影响因素

  品质:广度、转移、分配和稳定性。

  广度的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个体的知识经验

  转移的影响因素:(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3)明确的信号提示

  (4)个人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稳定性的影响因:(1)注意对象的特点

  (2)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个人的主观状态

  12.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数量和位置 (2)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即学习材料、学习程度、记忆任务、方法、时间、态度(口诀:端正态度,用好的方法,在对的时间,根据材料,完成一定程度的记忆任务)

  13.记忆能力的培养方法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理解

  (3) 深度精细加工,促进知识理解 加工

  (4) 组块化策略+多重编码 加工

  (5) 合理使用记忆术 记忆术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

  (7) 拓展练习机会,提供时间机会 应用

  14.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

  (1) 成熟

  (2) 练习和经验

  (3) 社会性经验

  (4)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5.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事物

  (2)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3)能否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

  16.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1)为了得到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

  (4)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17.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学生自己要有积极的态度

  (2)利用学科特点优势

  (3)创设问题情境

  (4)改进教学方法

  (5)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

  18.小学儿童学习态度的特点

  (1)对老师尊敬依恋;选择性怀疑

  (2)对集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交往;责任感

  (3)对作业自觉负责

  (4)对评分认识到评分的意义

  1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1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需求

  3 自由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4 重视人文社科的设置

  5 提倡情感性的师生关系

  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观

  主动建构性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着,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社会会互动性 学习是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是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的,学习共同体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分享共同完成一定的社会任务

  情景性 知识是不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2)教学观

  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支架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情景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景教学。知识,学习与情景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学生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 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