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九:常见小学生急症的预防与处理【出题类型:选择题】
1.中暑
出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对中暑较严重者,除采取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等,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并配合扇风进行降温。如果出现昏迷状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溺水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抱住溺水者的两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之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若溺水者心跳已停止,要同时进行心脏胸外挤压。
3.电击
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如遇伤员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要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应注意伤员有无其他损伤,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此外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治疗。
4.烫伤和烧伤
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骨折
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遵循以下原则: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6.中毒
应首先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化学药品中毒者,可先用于布轻轻擦干药品,然后冲洗;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吸人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
7.脑震荡与头部受伤
(1)脑震荡
轻微脑震荡建议24小时内冷敷,目的是减少渗出、出血。24小时后热敷,目的是促使淤血,血肿吸收。必要时应送医院检查有无颅骨损伤,单纯脑震荡经治疗后,不留后遗症。
(2)头部受伤
如果头部有出血的伤口,应用清洁的手帕之类压迫止血;如果有脑组织溢出头皮外,说明已损伤颅骨,应按原样做简单包扎,尽快送医院抢救,千万不要把露出头皮外的脑组织送回伤口,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头部没有伤口,只因外力作用到脑部,使组织受到震荡,发生昏迷,此时应将幼儿放于床上休息,观察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送医院。
8.常见外伤
(1)擦伤
应先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除去污物;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
(2)挫伤
在损伤初期可局部冷敷,防止皮下继续出血。24小时后可热敷或用伤湿止痛膏等外贴患处。对严重者应限制受伤的肢体活动。
(3)割伤
可先用棉签压迫止血,然后用碘酒消毒伤口,通常伤口较小,可用创可贴包裹伤口。
(4)扭伤
初期应停止活动减少出血,采用冷敷,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1~2天后,可用热敷促进消肿和血液的吸收。
【15下真题】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立即打开门窗,给房间通风 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
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 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5 上真题】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答案:C
考点十:课堂导入技能的类型【出题类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一)直接导入
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二)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指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四)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五)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
(六)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七)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八)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九)活动游戏导入
活动游戏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十)练习导入
练习导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练习导入选择的习题要有一定难度,并与新课内容紧密相关,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5上真题】14.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式是()
A.故事导入 B.情境导入 C.悬念导入 D.直接导入
答案:C
【14 上真题】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答案:A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