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股票当前每股市价40元,6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25%或下降20%,市场上有两种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每份看涨期权可买入1股股票,每份看跌期权可卖出1股股票,两种期权执行价格均为45元,到期时间均为6个月,期权到期前,甲公司不派发现金股利,半年无风险报酬率为2%。
(1)【题干】假设市场上每份看涨期权价格2.5元,每份看跌期权价格1.5元,投资者同时卖出一份看涨期权和一份看跌期权,计算确保该组合不亏损的股票价格区间,如果6个月后的标的股票价格实际上涨20%,计算该组合的净损益。(注:计算股票价格区间和组合净损益时,均不考虑期权价格的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
【解析】
【考点】
(2)【题干】利用风险中性原理,计算看涨期权的股价上行时到期日价值,上行概率及期权价值。利用看涨期权一看跌期权平价定理,计算看跌期权的期权价值。
【答案】
【解析】
【考点】
2、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为做好财务计划,甲公司管理层拟采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相关材料如下:
(1)【题干】甲公司2014年的重要财务报表数据(单位 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14年末
货币资金 600
应收账款 1600
存货 15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
固定资产 7300
资产合计 12000
应付账款 3000
长期借款 3000
股东权益 6000
负责计股东权益合计 12000
利润表项目 2014年度
营业收入 20000
减:营业成本 12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640
管理费用 4000
财务费用 160
加:投资收益 100
利润总额 3300
减:所得税费用 800
净利润 2500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4年的管利用财务报表(提示:按照各种损益的适用税率计算应分担的所得税,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
【解析】
【考点】
(2)【题干】甲公司没有优先股,股东权益变动均来自利润留存,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是本年销售收入的2%,投资收益均来自长期股权投资。
要求:假设甲公司已达到稳定状态,经营利率和财务政策保持不变,且不增发新股和回购股,可以按照之前的利率水平在需求的时候取得借款,不变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新增的负债利息,计算甲公司2015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答案】
【解析】
【考点】
(3)【题干】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不交纳所得税,其他损益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假设甲公司2015年销售增长率为25%,销售净利润率与2014年年末金融资产都可动用的情况下,用销售百分比预测2015年的外部融资额。
【答案】
【解析】
【考点】
(4)【题干】甲公司使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10%,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要求:从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是否变化角度,回答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实际增长率之间的联系。
【答案】
【解析】
【考点】
3、甲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出一种专利产品,该产品提货项目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厂房制造和设备购置安装工作已完成,该产品特予2016年开始生产销售,目前,公司正对该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题干】专利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150万元,专利有效期10年,预计无残值,建造厂房使用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500万元,使用年限50年,预计无残值。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厂房建造成本400万元,折旧年限30年,预计净残值率10%,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折旧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5%,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要求:计算新产品的年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
【答案】
【解析】
【考点】
(2)【题干】该产品销售价格每瓶80元,销量每年可达10万瓶,每瓶材料成本20元,变动制造费用10元,包装成本3元。公司股案例人员实行固定工资制,生产工人和销售人员实行基本工资提成制,预计新增管理人员2人,每人每年固定工资7.5万元;新增生产工人25人,人均月基本工资1500元,生产计得工资每瓶2元;新增销售人员5人,人均月基本工资1500,销售提成每瓶5元。每年新增其他费用:财产保险费4万元,广告费50万元,职工培训费10万元,其他固定费用11万元。
要求:计算新产品的盈亏平衡全年销售量、安全边际率和年息税前利润。
【答案】
【解析】
【考点】
(3)【题干】假设年生产量等于年销售量。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经营杠杆系数。
【答案】
【解析】
【考点】
4、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信用级别为A级,目前没有上市债券,为投资新产品项目,公司拟通过发行面值1000元的5年期债券进行筹资,公司采用风险调整法估计拟发行债券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并以此确定该债券的票面利率。
2012年1月1日,公司收集了当时上市交易的3种A级公司债券与这些上市债券到期日接近的政府债券的相关信息。
A级公司 | 政府债券 |
出售公司 到期日 到期收益率 | 到期日 到期收益率 |
X公司 2016.5.1 7.5% | 2016.6.8 4.5% |
Y公司 2017.1.5 7.9% | 2017.1.10 5% |
Z公司 2018.1.3 8.3% | 2018.2.20 5% |
2012年7月1日,本公司发行债券,该债券每年6月30日付息一次,2017年6月30日到期,发行当天的风险投资市场报酬率为10%。
要求:
(1)【题干】计算2012年1月1日,A级公司债券的平均信用风险补偿率,并确定甲公司拟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
【答案】
【解析】
【考点】
(2)【题干】计算2012年7月1日,甲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
【答案】
【解析】
【考点】
(3)【题干】2014年7月1日,A投资人在二级市场上以970元购买了甲公司债券,并计划持有至到期。投资当天等风险投资市场报酬率为9%,计算A投资人的到期收益率,并据此判断该债券价格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考点】
5、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产出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每件半成品加工成一件成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生产成本。
原材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各个步骤加工成本类费用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分别为本步骤的50%和40%。
2015年6月的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第一步骤 | 11200 | 5845 | 8900 | 25945 |
第二步骤 |
| 4650 | 9250 | 13900 |
(2)本月生产量(单位:件)
| 月初在产品数量 | 本月投产数量 | 本月完工数量 | 月末在产品数量 |
第一步骤 | 120 | 2700 | 2750 | 70 |
第二步骤 | 150 | 2750 | 2800 | 100 |
(3)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单位:元)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计 |
第一步骤 | 98690 | 44050 | 67410 | 210150 |
第二步骤 |
| 60670 | 77370 | 138040 |
要求:
(1)【题干】编制第一、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答案】
【解析】
【考点】
(2)【题干】编制第一、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答案】
【解析】
【考点】
综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移动通讯产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移动通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准备投产智能型手机产品(简:智能产品)。目前相关技术研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资料如下:
如果可行,该项目拟在2016年初投产,预计该智能产品3年后(即2018年末)停产。及项目预期持续3年。智能产品单位售价3000元,2016年销售10万部,销量以后每年按10%增长,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为2000元,每年付固定制造费用400万元,每年付现销售和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
未生产该智能产品,需添置一条生产线,预计购置成本12000万元。生产线可在2015年末前安装完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线折旧年限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2018年末该生产线变现价值为2400万元。
公司现有一闲置厂房对外出租,每年年末收取租金80万元,该厂房可用于生产该智能产品,因生产线安装期较短,安装期间租金不受影响。由于智能产品对当前产品的替代效应,当前产品2016年销量下降1.5万部,下降的销量以后按每年10%增长,2018年末智能产品停产,替代效应消失,2019年当前产品销量恢复至智能产品投产前水平。当前产品的单位售价16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0元。
运营资本为销售收入的20%,智能产品项目点值得运营资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减少的当前产品的点值得运营资本在各年年初收回,智能产品项目结束时重新投入。
项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该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发生在2015年年末,营业现金流量均发生在以后各年末。
要求:
(1)【题干】计算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2015年末增量现金净流量)、2016——2018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及项目的净现值、折现回收期的现值指数,并判断项目可行性。
| 2015年末 | 2016年末 | 2017年末 | 2018年末 |
|
|
|
|
|
现金净流量 |
|
|
|
|
折现系数(9%) |
|
|
|
|
折现值 |
|
|
|
|
净现值 |
|
|
|
|
折现回收期(年) |
|
|
|
|
现值指数 |
|
|
|
|
(2)【题干】为分析未来不确定性对该项目净现值的影响,应用最大最小法计算单位变动制造成本的最大值,应用敏感程度法计算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上升5%时,净现值对单位变动制造成本的敏感系数。
【答案】
【解析】
【考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精心推荐: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