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已死”有失偏颇
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棉说,“海归已死”这种看法,其实也是代表了当下部分人对近年来海归群体的失望心态。但以“死”来对海归整体素质加以评判,或以此描述海归回国后的整体待遇现象,恐怕失之偏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 “留学生就应该是精英”去看待海归,实际上遮蔽了对这个日益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具体分析。
在建国以前,包括改革开放之初,出国留学是少数人的事。无论是公派或是自费,留学生的数量、规模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当时是“物以稀为贵”,留学生归来普遍受到重视,待遇自然也很丰厚。
比如,后来成为著名外交家的顾维钧,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尚未完成,就接到了民国总统府英文秘书的聘书;胡适一回国,就当上了北大教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归也是“抢手货”,回来的待遇也不错。
但改革开放至今,内地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经超过60万人,仅 2010年归国人数就达13万人之多。面对如此大的就业量,哪有那么多的高级岗位“虚位以待”?更何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的海归是世界名牌大学博士,而有的仅仅是一般学校的本科生,且无工作经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回国后的待遇出现高低悬殊,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同时,它反映出在经历了前些年的海外“镀金热”、洋学历迷信后,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回归理性,这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