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小学教育的相关重点内容见下表:
学制 | 颁布 | 颁布 | 特点 | 地位 |
壬寅学
| 1902
| 清政
| (1)清末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 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
|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 1904
| 清政
| (1)招收7岁的儿童人学,修业年限为5年; | 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民国时期的学制主要如下:
学制 名称 | 颁布 | 颁布 | 特点 | 地位 |
壬子
| 1912—1913年 | 南京临时政府 | (1)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
续表
学制 名称 | 颁布 | 颁布 | 特点 | 地位 |
壬戌 | 1922年 | 民国 | (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 又叫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该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见下表:
| 学校名称 | 主要观点 |
土 | 1934年2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将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 | (1)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分为初等小学三年和高等小学二年; |
续表
| 学校名称 | 主要观点 |
抗 | 陕甘宁边区小学 | (1)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 |
解 | 《小学教员暂行实施办法》 | (1)解放战争时期,课程上减少不急需的内容,着重培养儿童的革命观点,传授一些生产劳动知识;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改变,通过上课、作报告或者是参加社会活动来组织教学: |
续表
学校名称 | 主要观点 |
| 时要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