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10、关于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B.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全体董事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C.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

  D.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合营各方协商确定或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考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答案】B

  【难易程度】★★

  【解析】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全体董事过半数(人数)选举产生,因此选项B的说法错误。

  11、甲、乙、丙发起设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则全体发起人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  )。

  A. 100万元

  B. 200万元

  C. 500万元

  D. 300万元

  【考点】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制度

  【答案】B

  【难易程度】★★

  【解析】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本题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因此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1000×20%=200(万元)。

  1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B. 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的技术

  C. 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 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考点】技术许可合同

  【答案】B

  【难易程度】★★

  【解析】(1)选项CD: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当事人一方在合同标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开发或者限制其使用所改进的技术”),因此,甲公司有关“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的特别约定属于“无效条款”,乙公司改进技术不构成违约行为,也不属于侵权行为;(2)选项B: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

  13、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9年新制度)

  A.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考点】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分

  【答案】C

  【难易程度】★★

  【解析】(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 精神病人;(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本题的关键在于:不满10周岁(不含10周岁)的未成年人才属 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选项C“10周岁以下”是指“小于或者等予10周岁”,因此选项C 肯定错误。至于选项B并非100%的正确。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剔除掉选项A的特殊规 定,剩下的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注会会计考试 注会审计考试 注会税法考试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