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经地理常识试题:地理国情

  3.答案: A

  解析: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半数以上。位于昆仑山-秦岭-淮河-线以北,大致包括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而该区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因此本题选A项。

  4.答案: A

  解析:

  > 世界水资源中有97.5%为咸水,淡水仅占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水库和浅层地下水源。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财政列入经费预算”,A说法正确;

  该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B说法正确;

  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C说法不正确;

  该法第九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D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1.

  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寒带和热带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其原因是( )。

  A.由地球自转引起

  B.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当离太阳远时光线照射少,为冬季;离太阳近时为夏季

  C.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有一定夹角所致

  D.热带的地形地貌构成使之不易散热

  2.

  下列有关海洋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所含的元素超过了人体吸收的限度,所以不能喝

  B.“黑潮”是纵贯大西洋的一支海流,由于污染,海水呈黑色,所以被称为“黑潮”

  C.科学家认为,海平面的升降是由于大陆板块运动或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引起的

  D.海洋中容纳有巨大的热量,在不断与外界交换和传输自身热量的过程中,对大陆的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3.

  直立的竹竿在正午时影子最长的那一天是北半球的(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秋分

  4.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氧化物

  5.

  赤潮主要由( )引起的。

  A.珊瑚虫

  B.低气压

  C.浮游生物

  D.火山喷发

  1.答案: C

公务员备考辅导 行测辅导 申论辅导 模拟试题 考生经验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法律与道德 底线缺一不可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缓刑与死缓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房主卖房,租户必须搬走吗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知识:月相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公文知识:版头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不得不知的科技小常识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改革开放

公务员公共基础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国务院

公务员公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