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哪个方案的风险最大:
因为方案二的总杠杆系数最大,所以方案二的风险最大。
(3)计算三个方案下,每股收益为零的销售量;
令每股收益为零时的销量为Q万件,则
方案一:[Q×(200-120)-125]×(1-25%)=0
Q=1.56(万件)
方案二:[Q×(200-100)-120-500×5%-200×6%]×(1-25%)=0
Q=1.57(万件)
方案三:[Q×(200-100)-120-500×5%]×(1-25%)=0
Q=1.45(万件)
(4)比较第二和第三方案:销量下降至15000件时,方案三更好些。
理由:销量下降至15000件时,采用方案三还有利润,而采用方案二则留学群企业处于亏损状态。4.(1)按消耗量比例在A、B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①直接材料费分配。
分配率=9000/(2600+1000)=2.5
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2600×2.5=6500(元)
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1000×2.5=2500(元)
②直接人工分配。
分配率=5460/(770+630)=3.9
A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770×3.9=3003(元)
B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630×3.9=2457(元)
③制造费用汇集分配。
本期发生额=1760+800+940=3500(元)
分配率=3500/(770+630)=2.5
A产品分配制造费用=770×2.5=1925(元)
B产品分配制造费用=630×2.5=1575(元)
(2)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A产品完工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A产品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第一工序=3×50%/10=15%
第二工序=(3+2×50%)/10=40%
第三工序=(3+2+5×50%)/10=75%
在产品约当产量=60×15%+40×40%+100×75%=100(件)
①计算直接材料费。
单位成本=(1740+6500)/(600+200)=10.3(元/件)
产成品负担材料费=600×10.3=6180(元)
在产品负担材料费=200×10.3=2060(元)
②计算直接人工费。
单位成本=(840+3003)/(600+100)=5.49(元/件)
产成品负担直接人工费=600×5.49=3294(元)
在产品负担直接人工费=100×5.49=549(元)
③计算制造费用。
单位成本=(1155+1925)/(600+100)=4.4(元/件)
产成品负担制造费用=600×4.4=2640(元)
在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00×4.4=440(元)
④计算A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总成本=6180+3294+2640=12114(元)
单位成本=10.3+5.49+4.4=20.19(元/件)
期末在产品成本=2060+549+440=3049(元)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产成品——A产品 12114
——B产品 11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2114
——B产品11000
5.(1)计算增发的长期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
115-2=100×8%×(P/A,Kd,5)+100×(P/F,Kd,5)
计算得出:
增发的长期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Kd=5%
增发的长期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5%×(1-25%)=3.75%
(2)计算目前的资本结构中的长期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
计算已经上市的债券税前资本成本时,应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按照目前的市价计算,不考虑发行费用,则有:
1050=1000×(F/P,4%,5)×(P/F,k,3)1050=1216.7×(P/F,k,3)
(P/F,k,3)=0.8630
查表可知:(P/F,5%,3)=0.8638(P/F,6%,3)=0.8396
所以(5%-k)/(5%-6%)=(0.8638-0.8630)/(0.8638-0.8396)
目前的资本结构中的长期债券税前资本成本k=5.03%
目前的资本结构中的长期债券税后资本成本=5.03%×(1-25%)=3.77%
(3)计算明年的净利润:
今年的每股收益=0.5/20%=2.5(元)
明年的每股收益=2.5×(1+10%)=2.75(元)
明年的净利润=2.75×100=275(万元)
(4)计算明年的股利:
因为股利支付率不变,所以每股股利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10%明年的每股股利=0.5×(1+10%)=0.55(元)
明年的股利=100×0.55=55(万元)
(5)计算明年留存收益账面余额:
明年新增的留存收益=275-55=220(万元)
明年留存收益账面余额=320+220=540(万元)
(6)计算长期债券筹资额以及明年的资本结构中各种资金的权数:长期债券筹资额=700-220=480(万元)
资金总额=680+480+800+540=2500(万元)
原来的长期债券的权数=680/2500×100%=27.2%
增发的长期债券的权数=480/2500×100%=19.2%
普通股的权数=800/2500×100%=32%
留存收益的权数=540/2500×100%=21.6%
(7)确定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并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的平方=20%×20%=4%该股票β系数=该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12%/4%=3
普通股资本成本=4%+3×(10%-4%)=22%
(8)按照账面价值权数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7.2%×3.77%+19.2%×3.75%+32%×22%+21.6%×22%=13.54%
四、综合题
(1)资产负债率=(800+1500)/(3500+300)×100%=60.53%
产权比率=(800+1500)/1500=1.53
权益乘数=(3500+300)/1500=2.53
(2)留存收益比率=1-30%=70%
本年权益净利率=350/1500×100%=23.33%
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70%×23.33%)/(1-70%×23.33%)×100%=19.52%
由于下年不增发新股且维持本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下年的增长率等于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即19.52%。
销售增长额=4000×19.52%=780.8(万元)
(3)税后经营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销售收入=420/4000×100%=10.5%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经营资产=4000/2700=1.481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100%=420/2700×100%=15.556%
或:净经营资产净利率=10.5%×1.481=15.551%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100%=70/(1500-300)×100%=5.833%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15.556%-5.833%=9.723%
或:经营差异率=15.551%-5.833%=9.718%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1500-300)/1500=0.8
杠杆贡献率=9.723%×0.8=7.778%
或:杠杆贡献率=9.718%×0.8=7.774%
(4)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上年权益净利率=13.091%+(13.091%-8%)×0.692=16.614% ①
第一次替代=15.556%+(15.556%-8%)×0.692=20.785% ②
第二次替代=15.556%+(15.556%-5.833%)×0.692=22.284% ③
第三次替代本年权益净利率=15.556%+(15.556%-5.833%)×0.8=23.334% ④
②-①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0.785%-16.614%=4.17%
③-②税后利息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2.284%-20.785%=1.50%
④-③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3.334%-22.284%=1.05%
或者,上年权益净利率=13.091%+(13.091%-8%)×0.692=16.614% ①
第一次替代=15.551%+(15.551%-8%)×0.692=20.776% ②
第二次替代=15.551%+(15.551%-5.833%)×0.692=22.276% ③
第三次替代本年权益净利率=15.551%+(15.551%-5.833%)×0.8=23.325% ④
②-①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0.776%-16.614%=4.16%
③-②税后利息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2.276%-20.776%=1.50%
④-③净财务杠杆变动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23.325%-22.276%=1.05%
(5)税后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而净财务杠杆也不能提高了,因此,提高权益净利率和杠杆贡献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6)经营差异率为正数,表明借款投入生产经营产生的税后经营净利润大于借款的税后利息,增加借款增加的净利润为正数,会增加净利润,提高权益净利率,所以可行。
财务成本管理频道精心推荐: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