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项目的承包商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桥梁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监理工程师审查中发现,施工计划安排中不能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对该桥施工工期的要求(总进度计划要求Tr=60天)。监理工程师向承包商提出质疑时,承包商解释说,由于该计划中的每项工作作业时间均不能够压缩,且工地施工桥台的钢模板只有一套,因此两个桥台只能顺序施工,若一定要压缩工作时间,可将西桥台的挖孔桩改为预制桩,但要修改设计,且需增加12万元的费用。监理工程师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求施工单位在不压缩每项工作作业时间的前提下,修改网络计划。
另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该桥的基础工程分包给了A公司。在东桥台的扩大基础施工时,A公司发现地下有污水管道,但设计文件和勘测资料中均未有说明。由于处理地下污水管道,使东桥台的扩大基础施工时间由原计划的10天延长到13天,A公司根据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处理地下污水管道增加的工程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增加合同外工作量费用、利润和延长工期3天的索赔要求。
问题:
1.压缩工期一般有两种方法,请问是哪两种?
2.在不压缩每项工作作业时间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如何修改网络计划?
3.修改后请在图上做出网络计划,计算总工期,并求出关键路线。
4.A公司可否索赔?A公司在索赔程序上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解析:
1.【参考答案】
压缩工期两种方法是:一是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工期的方法。压缩工期两种方法是:一是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工期的两种方法属于《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识点。建议考生在备考实务这门课的时候,不仅要复习《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里面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
2.【参考答案】
在不压缩每项工作作业时间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工期的方法。压缩工期两种方法是:一是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题目中已经限定了不压缩每项工作作业时间的前提,因此施工单位只能改变原计划中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压缩工期的两种方法属于《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扎实。
3.【参考答案】
在桥台的施工模板仅有一套的条件下,应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来缩短工期,因为西侧桥台基础为桩基础,施工时间长(25天),而东侧桥台为扩大基础,施工时间短(10天),所以应将原计划中西侧桥台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东侧桥台,改为在东侧基础施工完毕后,组织施工东侧桥台,东侧桥台施工完成后再施工西侧桥台,这样改变一下组织方式,如下图所示。可以将该计划的计划工期缩短到Tc=55天,小于要求工期Tr=60天,也不需增加费用。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对桥台施工先后顺序的调整。在桥台的施工模板仅有一套的条件下,应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来缩短工期,因为西侧桥台基础为桩基础,施工时间长(25天),而东侧桥台为扩大基础,施工时间短(10天),所以应将原计划中西侧桥台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东侧桥台,改为在东侧基础施工完毕后,组织施工东侧桥台,东侧桥台施工完成后再施工西侧桥台,这样改变一下组织方式,如图所示。可以将该计划的计划工期缩短到Tc=55天,小于要求工期Tr=60天,也不需增加费用。
此题通过对逻辑关系的调整来实现工期的压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议考生认真体会,扎实掌握。
4.【参考答案】
可以索赔。A公司不可直接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他应向总包单位提出,由总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分包单位的索赔程序。由于分包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因此当发生索赔事件的时候分包单位不能直接向建设单位索赔。正常的索赔程序是分包单位应向总包单位提出,由总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由于分包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一般情况下分包单位是不能与建设单位联系的。正常情况下,分包单位对建设单位的任何要求都需要通过总包单位传递。
34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按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压入式通风机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其额定风量为2250m3/min,风压为6000Pa,发电机功率为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φ1500mm(压入)和声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边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等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B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原设计采用射流式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问题:
1.写出背景中实施了的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2.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3.写出背景中A、B的名称。
4.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1.【参考答案】
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顶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隧道监控量测的掌握程度。背景中提到“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根据规范隧道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其中必测项目有四个: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顸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2.【参考答案】
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通风、防尘安全要求。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防瓦斯安全要求有:
(1)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3)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防尘工作,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
3.【参考答案】
A:照明控制器;B:亮度检测器。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的掌握程度。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保证行车安全;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照明控制系统一般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照明控制器、亮度检测器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
4.【参考答案】
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理由:该隧洞长度大于3000m,属于特长隧洞;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变更管理制度的掌握程度。
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1>3000m,长隧道:1000m≤1≤3000m,中隧道:5000m<1<1000m,短隧道:1≤500m。背景中隧道长度为3500m,属于特长隧道。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连续长度1O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二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推荐:
二建考试题库 | 二建考试备考辅导 | 二建模拟试题 | 二建考试真题 | 二建考试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