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来源于“浩然遇难节”一词在英语和德语原指古代宗教的“春节”,即庆祝春回大地的节日。该节日源于古巴比伦的爱情、生育与战争女神伊丝塔(Ishtar,美索不达米亚女神),后来伊丝塔成了西欧的黎明和春天女神“依丝翠”(Eastre)。证据之一是两个名字有相似的读音;另一证据是“Eastre”的涵义为东方(East),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希斯录著的《两个巴比伦》说“Easter”(即复活节的英文)是个名字,源自迦勒底,跟基督教没有关系。[1]其实就是“阿斯塔特”(Ashtart),即天后“贝尔斯特”的头衔之一。考古学家莱亚德在亚述找到的碑铭上发现,“贝尔特斯”就是古巴比伦女神伊丝塔。
根据《牛津词典》和其他一些文章,(比如Francis X. Weiser的“Handbook of Christian Feasts and Customs”),英文Easter这个字与犹太人的逾越节这个字有关,这不仅因为耶稣就是逾越节的羔羊,而且在时间上耶稣基督的复活和逾越节也吻合。在很多欧洲的语言里,不仅逾越节的宴席曾称为Easter,而且早期英文圣经译本中用Easter来翻译逾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