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语 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5分)
【参考答案】E D B(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A项考查对小说人物的理解。从文本第10段看,瑞全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一再坚持自己逃走的决心,“绝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另一方面又割舍不下家人,尤其放不下与自己有着感情“无可分离的联系”的母亲。A项对瑞全“没有勇气进去”原因的解说完全错误,选A项不得分。B项侧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依据文本第8段的内容,在这紧要关头,李四爷明确表示“愿意帮忙”,老人的一番话也表现出其“为人豪爽,乐于助人,讲义气,有胆气”的性格特点,但从“实在不容易出去”“我到时候看,怎么合适怎么办”等信息看,说老人“认为自己完全有把握办好这件事”则不够准确,所以选B项只能给1分。C项考查对人物动作细节的鉴赏,相关信息在原文第11至16段。瑞宣“手微颤着拿出三十块钱的票子来,轻轻地放在床上”,这一动作是他当时“还有千言万语,要嘱告弟弟,可是他已经不能再说出什么来”的复杂心情的外化,并非出于维持家人生计的经济上的考虑,更谈不上不情愿。所以C项是错误选项,选C项不得分。D项选取文本最后一段,以人物为重点,联系内容和结构等方面作分析,侧重作品局部艺术效果的鉴赏。“多么长的天啊!太阳影儿仿佛随时地停止前进,钟上的针儿也像不会再动”着笔写时间的漫长,形象地表现了瑞宣焦虑不安的心理;“李四爷低声说:‘他们出了城!’”既是直接交代出城的结果,又和前文遥相呼应,讲究结构安排,D项的分析较为准确。不过,D项的分析虽然比较到位,但也只是本文艺术特色的一个方面,涵盖不了作品整体的艺术鉴赏,只能得2分。E项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概括与理解。“讲述了瑞宣支持并帮助弟弟瑞全逃出沦陷的北平城的故事”,是对情节的梳理把握,“再现了古都市民不愿做亡国奴、觉醒反抗的过程,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扣住人物活动,深入分析出城这一核心事件,挖掘作品表达的主旨,对本文作了准确的综述,因此选E项得3分。
(2)(6分)
【参考答案】①沉稳谨慎,如精心安排弟弟出城;②对家庭有责任感,如看重亲情,爱护家人;③有爱国情怀,如全力支持弟弟参加抗战。(本题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概括、分析人物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瑞宣是本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谋划出城这件事上,他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慌手忙脚”、“兴奋得不住地打嗝”的弟弟相比,瑞宣多了一份沉稳,处事非常谨慎,他“很兴奋,可是还保持着安详”,并告诫弟弟“有勇无谋可办不了事”;他已经想好了办法,还要征求弟弟的意见,充分估计困难,千叮咛万嘱咐。他想方设法送弟弟出城,为弟弟寻求真正的出路,一方面叮嘱弟弟要让自己放心,另一方面还“得想出言词去敷衍家里的人”,不想让家里人为这事操心、担心,他看重亲情,对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弟弟出城,他主动谋划,勇于担当,处理细节很是周全,他想法设法支持弟弟参加抗战是基于“逃出去,不作亡国奴”的爱国情怀。
(3)(6分)
【参考答案】①这样安排便于集中笔墨描写人物出城前的言行和心理,使人物形象更为
饱满鲜明;②具体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有利于突出作品的主旨;③没有详写出城过程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点是对小说情节处理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如何安排作品的内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处理,这与作品所要表现的侧重点有关。本文主要写“出城”这一事件,对出城过程却作了简略处理,而将重点笔墨放在出城准备方面,这种安排与小说这一体裁的特点有关,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记事是虚,写人是实;详述出城前不同人的言语行事、心理活动,瑞宣、瑞全等人的形象饱满鲜明,感染力强。其次,详写人物为出城做各种准备工作,具体展现他们觉醒并以实际行动反抗的心路历程,能够凸显特殊背景下浓郁的家国情怀,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旨。同时,没有详写出城过程体现了作家以“留白”方式处理内容的艺术,给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4)(8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主人公是瑞宣。①出城的安排主要是由瑞宣完成的,他在整个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②对瑞宣的描写更加充分、细腻,其形象更为鲜明、丰满;③瑞宣既爱国又顾家,忍辱负重,勇于担当,在表现主题方面分量更重。 示例二:主人公是瑞全。①小说的中心事件是出城,而瑞全是出城人,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②小说用了很多篇幅描写瑞全出城前矛盾的心理;③小说主要通过写热血青年瑞全不甘于沦陷区的生活,决意出城参加抗日来突出主题。 (本题8分,选取以上任意一个观点即可。“理由”分析,答出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仅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并言之有据。判断谁是本文的主人公,需要考虑人物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分量,作品给予人物的着墨程度、塑造形象的比重,以及对于表现主旨的力度等。
首先看角色定位和作用,出城无疑是关键性事件,本文的重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出城人是瑞全,他是核心人物;换一个角度,整个事件的谋划与安排几乎均由瑞宣完成,他在文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看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的心理描写尤其充分和出色,小说很多篇幅落在刻画瑞全出城前的矛盾心理上,人物表现非常精彩;换一个角度,文中对瑞宣这一形象的描写更加细腻也更为全面,形象更为鲜明、丰满。最后看作者对本文主旨的呈现,始终洋溢着的浓郁的家国情怀是作品表现的主旋律,小说正是通过写热血青年瑞全不甘于沦陷区的生活,决意出城参加抗日来突出这一点的;换一个角度,出城一事并不简单,身为大哥的瑞宣在爱国与顾家之间竭心尽智,忍辱负重,其勇于担当的形象大大加重了突显主题的分量。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5分)
【参考答案】C E B(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A项错误,“他却一度失去了创作的方向”与原文不符。《人生》走红后,路遥在创作上遇到挑战,但他决意进行新的文学创造,一定要跨越《人生》这个横杆,所以并未失去创作的方向。B项“路遥对此信心不足”表述不当,路遥只是担心缺乏长篇小说创作经验,说他“信心不足”是夸大其词。C项正确,“毛乌素沙漠既是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更是其观照自己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在原文中可直接找到相关表述;路遥通过“沙漠誓师”,“从一无所有的毛乌素沙漠郑重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的地迈进”,最终超越了《人生》这座高峰,因此,毛乌素沙漠“也是路遥文学创作生涯的新起点”的表述在原文中有充分的依据。D项错误,“路遥每次到毛乌素沙漠,既是朝拜,也是宣誓”与原文不符。依据原文,“既是朝拜,也是宣誓”特指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之前的这次沙漠誓师,而非每次都是。E项基本正确,综合原文最后两段的相关表述即可得出。
(2)(6分)
【参考答案】①作为公众人物,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②社会上有一种论断,认为路遥的创作很难再超越《人生》的高度。③心性要强的路遥打算创作长篇小说,面临诸多挑战。(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依据题干,本题的答题区间应在文章的前三段。路遥的“焦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人生》走红后,路遥成了公众人物,不单生活节奏被打乱,更进一步的创作能力也遭到质疑;主观上,路遥心性要强,想要创作一部能够超越《人生》的长篇小说,却面临经验不足等诸多挑战。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从前三段依次提炼出答案的要点。
(3)(6分)
【参考答案】①面对荣誉,头脑冷静,不愿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余生;②面对质疑,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不失信心和决心;③面对未来,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追求自我超越。
(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本题的难度在于,要扣住“理性”这一关键词,统观材料,选准角度,做有针对性的概括和简明扼要的分析。联系材料看,路遥在面对荣誉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质疑时不妄自菲薄,面对未来能够明确方向坚定意志,充分说明他是一位“格外理性”的作家。
(4)(8分)
【参考答案】①选取作家文学创作的关键阶段为素材,选材具有典型性;②着力表现传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主题深刻;③较多引用传主的创作随笔,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与说服力;④语言表达富于文采和抒情意味,有文学性和感染力。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C、D。
【试题解析】选文作为一篇文学家的传记,既有传记文体的一般特征,又在写作上有其突出特色。解答时可兼顾内容与形式,从选材的典型性、主题的深刻性、手法的独特性、语言的文学性等角度入手,结合材料,抓住特色,分析评价,要言不烦。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 |
1 |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 | 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3 |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
4 |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
5 | 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
6 | 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
7 |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7) |
留学群高考频道整理 |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 安徽高考数学试题 | 安徽高考英语试题 | 安徽高考理综试题 | 安徽高考文综试题 |
安徽高考语文答案 | 安徽高考数学答案 | 安徽高考英语答案 | 安徽高考理综答案 | 安徽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