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本题所有选项均可作为会计主体。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选项A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D与谨慎性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该题针对“谨慎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在物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会导致期末存货和当期利润虚增,不能体现谨慎性要求;选项D、E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体现了持续经营假设。
【该题针对“谨慎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重要性要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区分主次,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简化处理、合并反映,故选项B.D符合要求。选项A体现了谨慎性要求;选项C体现了及时性要求;选项E,考虑到季度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较短,所以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也是符合重要性要求的。
【该题针对“重要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必须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核算,而不应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从法律形式看,AS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税发票已经开出,商品已经发出,已经办妥托收手续,应该确认收入。但从经济实质看,对方企业在一次交易中发生重大损失,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所以,AS股份有限公司本月不确认收入。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该题针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选项D对周转材料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体现了重要性要求。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只是一种核算方法,并不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该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B、D是出于操纵利润目的所作的变更,属于滥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人为操纵利润。
【该题针对“可比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体现的是可靠性要求;选项E体现的是可比性要求。
【该题针对“可理解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选项D符合可理解性要求,选项E符合可比性要求。
【该题针对“可靠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所有选项都属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该题针对“财务报告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选项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不影响企业的负债。
选项C预付工程款项的分录为: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属于资产内部的增减变动,也不影响负债。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按照准则规定,期末存货的计价应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选项E反映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该题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利得和损失有可能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选项D不对;损失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所以选项E不对。
【该题针对“利得和损失”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计入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选项E计入到营业外收入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E属于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属于利润要素。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应该属于出租方的资产,不属于承租方的资产;选项B,根据合同该商品已经售出,尽管实物仍在企业,但此时其所有权已经转移,所以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选项E,霉烂变质的商品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该题针对“会计要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