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制史》习题:第一章中国法制史

  21、秦汉时期的中央司法长官如何称谓?
  A.大司寇
  B.廷尉
  C.大理寺卿
  D.刑部尚书
  正确答案:B
  22、《周礼?秋官?司刺》中“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其中的“老耄”是指(  )岁以上的老人
  A.90
  B.80
  C.70
  D.60
  正确答案:B
  23、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

  A.圜土
  B.夏台
  C.畿内
  D.社
  正确答案:B
  24、“八议”制度中“议宾”的“宾”,指的是(  )。
  A.皇帝所尊请而来的客人
  B.外国使节
  C.化外人
  D.前朝皇帝的后代被尊为国宾的人
  正确答案:D
  25、汉代把对被告人进行判决称为(  )。
  A.乞鞫
  B.读鞫
  C.鞫狱
  D.断狱
  正确答案:D
  26、历史上哪们皇帝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这一原则?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
  正确答案:D
  27、夏朝的监狱称之为(  )。
  A.囹圄
  B.圜土
  C.监
  D.牢
  正确答案:B
  28、“亲亲相为隐”原则成为一个法律原则,产生于哪个时期(  )。
  A.西周
  B.西汉
  C.唐朝
  D.隋朝
  正确答案:B
  29、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的是下列哪个选项?
  A.《曹魏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
  D.《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A
  30、合《刑名》、《法例》为《名例》篇,下列哪篇置于律首?
  A.《曹魏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正确答案:D


司法考试题库 司法考试辅导 司考一卷资料 司考二卷资料 司考三卷资料 司考四卷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