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一) 1.【答案】AB
【解析】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是经营活动,收到的价款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人;期末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现金流入;收到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2.【答案】BCE
【解析】“营业收入”项目=200+20+80=300(万元);“营业成本”项目=150+50=200(万元);“营业利润”项目=(200+20+80)-(150+50)-20-10+20=90(万元);“利润总额”项目=90-5=85(万元)。
(二) 3.【答案】ABD
【解析】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选项C错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选项E错误。
4.【答案】BDE
【解析】2011年末该资产的账面净值=1580000-(1580000-80000)÷10×2=1280000(元),由于考虑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280000元大于其可收回金额1255000元,应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25000元,所以账面价值为1255000元;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变更日的公允价值1400000元大于账面价值1255000元,差额145000元应调整留存收益,其中盈余公积为14500元,未分配利润130500元。
(三) 5.【答案】ABCE
【解析】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即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选项D错误。
6.【答案】ADE
【解析】2009年与A公司的合同成为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按照60万元确认收入,选项A正确;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收或预计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但是确认的收入不能超过已发生的成本,所以,2010年,甲公司对提供劳务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0万元,选项D正确;2010年,甲公司对建造合同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240×(100+60)/(100+60+40)-60=132(万元),甲公司对提供劳务应确认的营业收入为20万元,所以,2010年甲公司确认的营业收入=132+20=152(万元),选项E正确。
(四) 7.【答案】CD
【解析】A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B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但从会计角度,A公司为被购买方,B公司为购买方。
8.【答案】CDE
【解析】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B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选项A错误,选项E正确;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性余额应当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选项B错误;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B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项企业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选项C正确;法律上母公司(A公司)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并人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其在购买日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选项D正确。
9.【答案】ABDE
【解析】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企业中期财务报表附注应当包括的信息有:(1)中期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说明。(2)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数,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应当说明理由;(3)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数,如果影响数不能确定,应当说明理由;(4)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及其更正金额。按规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计算会计估计变更累积影响数。
10.【答案】ABCD
【解析】选项E属于调整事项。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