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选择题精选解析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经验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上半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