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据昆山古代地方志记载:九月初九天刚刚亮的时候,家长们要将一片重阳糕放置在儿女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就是中国人“谐音文化”的特殊智慧,叫做“讨口彩”,但同时也未免有点自欺欺人是吧。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记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
在清代宫廷里,重阳节时也要举行“花糕宴”。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上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
小编特别推荐
重阳节传说 | 重阳节放假安排 | 重阳节活动 | 重阳节来历 | 重阳节是哪天
小编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