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长3km的天然气钢质管道工程,DN300mm,设计压力0.4MPa,采用明开槽法施工。
项目部拟定的燃气管道施工程序如下:
沟槽开挖→管道安装、焊接→a→管道吹扫→b实验→回填土至管顶上方0.5m →c实验→焊口防腐→敷设d→土至设计标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A公司提取中标价的5%作为管理费后把工程报给B公司,B公司组建项目部后以A公司的名义组织施工。
事件二:沟槽清底时,质量检查人员发现局部有超挖,最深达15cm,且槽底土体含水量较高。
工程施工完成并达到下列基本条件后,建设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①施工单位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②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③设计单位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④工程质量检验合格,检验记录完整;⑤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问题
1、【题干】施工程序中a、b、c、d分别是什么?
【答案】a是焊接质量检查、b是强度试验、c是严密性试验、d黄色警示带
2、【题干】事件一中,A、B公司的做法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拿些规定?
【答案】A公司提取中标价的5%作为管理费后把工程转包给B公司,属于非法转包,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全部转包或肢解后分包,主体工程保修自己完成。
B公司组建项目部后以A公司名义组织施工,属于以他人名义承揽工程
3、【题干】依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3-2005,对事件二中情况应如何补救处理?
【答案】超挖深度没有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务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但由于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4、【题干】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建质[2013]171号)补充工程竣工验收基本条件中所缺内容。
【答案】 有工程试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报告。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4、建设单位以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并由工程款支付证明。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6、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谎报等部门出具的任何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四)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70万m3/D。其中包括中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系统的配水井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半地下室结构,平面尺寸17.6×14.4,高11.8,设计设计水深9米;底板、顶板厚度分别为1.1m,0.25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配水井基坑边坡坡度1:0.7(基坑开挖不受地下水影响),采用厚度6~10cm的细石混凝土护面。配水进顶板现浇施工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剖面如图4-1所示。方案报公司审批时,主管部门认为基坑缺少降、排水设施,顶板支架缺少重要杆件,要求修改补充。
事件二:在基坑开挖时,现场施工员认为土质较好,拟取消细石混凝土护面,被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制止。
事件三:项目部识别了现场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其中配水井施工现场主要易燃易爆物体包括脱模剂、油漆稀释料...。项目部针对危险源编制了应急预案,给出了具体预防措施。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安装工期压力,中水管道未进行功能性试验就进行了道路施工(中水管在道路两侧)。试运行时中水管道出现问题,破开道路对中水管进行修复造成经济损失180万元,施工单位为此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
问题
1.【题干】图4-1中基坑缺少哪些降排水设施?顶板支架缺少哪些重要杆件?
2.【题干】指出图4-2、图4-3中A、B名称,简述本工程采用这种形式螺栓的原因?
3.【题干】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为什么会制止现场施工员行为?取消细石混凝土?护面应履行什么手续?
4.【题干】事件三中,现场的易燃易爆物体危险源还应包括哪些?
5.【题干】事件四所造成的损失能否索赔?说明理由。
6.【题干】配水井满水试验至少应分几次?分别列出每次充水高度。
答案
1.基坑缺少排水沟和集水井
2.A是橡胶止水片,B是水泥砂浆;采用对拉螺栓是为了固定两侧模版,平衡压力。
3.(1)因为细石混凝土护面是基坑边坡稳定的防护措施,取消后可能会影响边坡稳定。否则,一旦边坡塌方,不但地基受到扰动,影响承载力,而且也影响周围地下管线、地面建筑物、交通和人身安全。所以监理工程师要阻止施工员取消细石砼。
(2)如需取消细砼护面应履行如下手续: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将变取消后的做法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报建设单位。全部签字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4.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危险源还应包括:木模板、活动板房、电线电缆、氧气瓶、乙炔瓶。
5.事件四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以索赔,该事件属于承包商可以预见并采取措施避免的,属于承包商自己的责任所以不能索赔。
6.满水试验至少分三次进行,每次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即3m,但注水速度不宜超过2m/d。
(五)
背景材料
某公路承建城市城市主干道的地下隧道工程,长520m,为单位双重类型钢筋混泥土结构,采用明抢暗做法施工、隧道基坑深10m间隔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与结构设计断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截水帷幕为双排水泥土搅拌桩,两道内支撑中间设立柱职称;基坑侧壁与隧道侧墙的净距为1m。
图5 基坑支护与主体结构设计断面示意图(单位:cm)
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基坑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对结构施工与拆撑、换撑进行了详细安排。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进场踏勘发现有一条横跨隧道的架空高压线无法转移,鉴于水泥土搅拌桩机设备高,距高压线距离处理危险范围,导致高压线两侧计20cm范围内水泥土搅拌桩无法施工。项目部建议变更此范围内的截水帷幕状设计,建设 单位同意设计变更。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隧道主体结构与拆撑、换撑施工流程为:(1)底板垫层施工→(2)→(3)传力带施工→(4)→(5)隧道中墙施工→(6)隧道侧墙和顶板施工→(7)基坑侧壁与隧道侧墙间隙回填→(8)。
事件三:某日上午监理人员在巡视工地时,发现以下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①在开挖工作面位置,第二道支撑未安装的情况下,已开挖至基坑底部;
②为方便挖土作业,挖掘机司机擅自拆除支撑立柱的个别水平联系梁;当日下午,项目部街道基坑监测单位关于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的报警;
③已开挖至基底的基坑侧壁局部位置出现漏水、水中夹带少量泥沙。
小编精心推荐:
一建考试题库 | 一建考试备考辅导 | 一建模拟试题 | 一建考试真题 | 一建考试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