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Ⅰ)短文改错试题特点
试卷 | 体裁 | 话题 | 考点层次 | ||
语篇 | 惯用搭配 | 意义 | |||
2015新课标全国卷I | 议论文 | 作者对城乡生活的思考 | 2 | 6 | 2 |
2014新课标全国卷I | 记叙文 | 作者和家人种植圣女果 | 2 | 5 | 3 |
2013新课标全国卷I | 描写文 | 作者童年记忆屮的祖父 | 3 | 6 | 1 |
2012新课标全国卷I | 记叙文 | 作者童年时的经历和感悟 | 3 | 6 | 1 |
2015考试说明样题 | 应用文 | 对周末活动邀约的回复 | 3 | 6 | 1 |
在训练该题型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前先认真快速阅读全文,正确理解短文意思,抓住语篇行文逻辑,并能依据文章意思和上下文逻辑关系,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特别是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然后根据不同的错误情况分别进行改词、加词或减词。做完后将答案放回原文,再重读全文,以便验证所做的答案是否能使语意贯通流畅,行文逻辑发展是否合乎情理,语篇结构是否严密完整。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词书写是否规范,以及符号的运用是否正确。
四、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复习教学成效
首先,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定位,如词汇拓展到什么广度,语法要求到什么深度,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其次,要激活课堂,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取决教师讲多少,而是学生吸收多少,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种刺激。教师主导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促进学生去思考。例如,复习复合句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复合句,进行分类、对比,让学生领悟复合句中连词的用法,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提升。激活课堂的形式要多样化。高三复习课主要有复习课和讲评课,课堂形式上要避免老师的一言堂。例如,在进行动词词组复习时,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讲出某一动词词组的用法,教师再进行补充、归纳、辨析;在讲评完形填空或阅读理解时,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质疑,共同解决问题;在书面表达训练中,让学生互改,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互评。第三,教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设计的练习,特别是填空、翻译练习等,在具体的语境、语篇中复习语法知识,这比单纯做语法题效果更好。教学中还应重点加强对常见词汇的有效记忆和掌握,关注《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所列出的约3500个的单词,着重训练学生根据语篇猜测词意、句意的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语言知识复习上,针对单选填空题取消,改为语篇型短文填词这一变化,教学方式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根据语篇型语法填空及短文改错的考试要求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基础语法、常用词汇在语篇中的运用。语法的复习不能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讲解上,而是要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提高学生语篇中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词汇复习上,重点应放在梳理常见的动词、短语的基本用法上,适度拓展,并尽可能地将其应用于听、说、读、写的语境和篇章中,同时总结归纳构词法知识以及不同词性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教师要树立基于语篇的教学观,教学中,不仅仅是针对单个句子的语法进行分析,而是要特别关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语言功能、上下文语境等的关系,甚至包括语言形式与题材和体裁的关系,使语言教学从关注语言结构上升为关注语篇的层面。此外,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语法知识教学相结合,开展语篇层面的微技能训练,引导考生将语法及词汇基础知识与语篇所产生的语境和语篇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法的能力,使之真正体会到语言形式最终是为表达语言的功能服务的。
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要合理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听力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教师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把听力材料内容按题材进行分类,如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科普知识、文化、教育、时事等,进行一系列强化训练。其次,教师应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材料的难易度是否合适、语速是否合理、设题是否规范等。建议教师使用近年的高考真题,使学生尽快熟悉规范的考试题型。第三,教师平时要重视听力教学,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训练,要坚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熟练运用相关的听力技能,如预测、记笔记、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同时,听力训练要有足够的量。除了做高考题型的听力练习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增加VOA、BBC等英语新闻和TED演讲等其他英语影音材料,经常模仿诵读一些经典语料,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
阅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微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的消化、吸收和积累。日常英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感悟、分析、领会、运用文章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查找关键词、中心句、过渡性句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猜测词义和句义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提高篇章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应尽量涉及多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同时掌握词汇、短语及句子。除了高考题型的阅读训练外,建议从英语报纸、杂志、网络等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阅读教学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使大量可理解的阅读输入为高效的阅读输出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和阅读习惯,如遇到生词能快速排除阅读障碍,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获取有用的信息等。
写是表达技能之一,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以下方法进行训练。第一,将写与听、说相结合。可以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做笔记、概括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书写和快速反应的能力。第二,将写与阅读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中学习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摘抄佳句、背诵语言优美的短文,为写作打下基础。第三,将写与教材相结合。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或复述课文内容,以积累素材。最后,教师也要注重科学的作文的评阅,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有效保证。就英语来说,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影音资源。教辅的选择十分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教辅的好坏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应在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把好复习资料使用关,精选复习资料,杜绝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教辅材料,避免学生把时间无谓地浪费在“题海”上。有条件的学校不要拘泥于教材和教辅,要引导学生阅读外报外刊,让学生浸泡在原汁原味的语料中,增加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高英语学科素养;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看,利用快捷的互联网、英语电视节目、英语报刊了解最新的时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动态,学习鲜活英语,巩固和拓展词汇,多渠道地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三阶段,教师仍然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英语活动,例如“翻译比赛”“原版电影配音比赛”和“英语角”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此外,教师要重视收集其他省市材料,时刻跟踪各地最新的教研动态,充分利用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资源库。
六、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是高三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导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各阶段的复习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习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高三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根据平时的练习以及测试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知识与能力的薄弱点在哪里以及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并倡导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七、营造和谐氛围,切实提高教研成效
良好的教研氛围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校高三备课组教师要本着团结合作、群策群力的原则,在资源共享、复习材料编制、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形成教研合力,提高教研成效。教师要注意收集高三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对于典型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课题的方式加以研究。针对高三教学实际,备课组还可以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采用听评课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此外,坚持备课组阶段性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最后,在高三阶段做好学生心理指导工作也十分重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复习迎考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考前的紧张、烦躁、焦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以从容、踏实和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