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金评价的三个角度
(一)对单个基金的分析评价 通常是将其与同类基金进行比较。对单个基金业绩的分析和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二)对基金经理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是对其投资管理能力和操作风格进行考察和评估。对基金经理的分析评价常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中还应考虑其所在基金公司的投资文化和投资决策流程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中作用的发挥程度。
(三)对基金公司的分析和评价
意义在于公司平台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事实上基金业绩除反映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外,在很多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公司的综合实力。
三、基金评级
(一)基金评级的方法 其通常的做法是:
1.对基金进行分类。 2.建立评级模型。 3.计算评级数据。 4.划分评价等级。5.发布评价结果。
(二)评级结果的应用 基金评级是对基金过往业绩的一种评价。在使用各类基金评级结果时有下列建议:
1.关注评价机构的合规性。2.侧重基金的长期评级。投资者应侧重36个月以上的业绩表现。
3.避免在不同类基金中比较。4.正确理解等级高低的含义。5.不简单按评级买基金。6.了解各种评级的特点。
(三)基金评级的局限性:基金评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基金评级难有预测性。2.基金评级只是对基金本身的评价,并未兼顾到对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评价。
3.基金评级考虑的是业绩的相对性,而非业绩的绝对性。
4.基金评级是对基金过去某一特定时期表现的评价,随着时间的变化,评级结果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具有可预测性。
四、基金评价业务规范
(一)基金评价业务原则:为规范基金评价业务,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11月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以公开形式发布基金评价结果的机构在从事基金评价业务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长期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4.客观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公开性原则。
(二)禁止行为:任何机构从事基金评价业务并以公开形式发布评价结果的,不得有下列行为:
1.对不同分类的基金进行合并评价;2.对同一分类中包含基金少于10只的基金进行评级或单一指标排名;
3.对基金合同生效不足6个月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除外)进行评奖或单一指标排名;
4.对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除外)、基金管理人评级的评级期间少于 36个月;
5.对基金、基金管理人评级的更新间隔少于3个月;6.对基金、基金管理人评奖的评奖期间少于12个月;
7.对基金、基金管理人单一指标排名(包括具有点击排序功能的网站或咨询系统数据列示)的排名期间少于3个月; 8.对基金、基金管理人单一指标排名的更新间隔少于1个月;9.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评价。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证券投资基金真题 | 证券投资基金答案 | 证券考试备考辅导 | 证券投资基金练习 | 证券考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