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计划

高考生物复习计划七】

  一、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

  分析了近几年的生物高考题,总体的感觉是:难度不高,多从细处入手,对于生物教学的指导意义颇大。因为给我们新课程的教学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对一些抠难题,加大难度的教学亮了红灯,而着实的推崇了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高中阶段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及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深抠死学。具体有以下几点:

  1、着眼教材,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覆盖的知识点广,重视基础,同时又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2010年辽宁高考题中,“遗传、变异和进化”,共计24分;“生命活动的调节”,共计30分;“生物与环境”,共计14分;“细胞的组成与结构”与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癌变”、“细胞代谢”,共计18分;“现代生物三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共计15分等。试卷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保持重点知识内容考查的相对稳定,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稳定作用。

  2、“旧”中有“新”,充分体现能力立意

  如2010年高考题第4题,考察血红蛋白含量的问题,其实和人的高原反应的原理是一样的,但命题人从水生动物和图形入手,不但考察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同时要求学生要举一反三,能对同一类型问题进行类比推理。

  3、 注重树立实验思想,重点考查实验分析 实验题以常见素材为背景,减少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将重心由侧重实验设计转向考查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及实验分析。立足教材,设置问题,设问难度层层深入,考查考生对实验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4、凸显新课程理念,关注生物学与生产生活、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联系 生物试卷十分重视与生产生活、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联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要求。

  二、高考猜想及复习建议

  20XX年高考应该还是遵循这几年的高考规律,也就是说重点章节还是遗传与变异、细胞代谢、生命活动调节,因此高三复习针对这几章一定要复习倒位,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那么第一轮的重点是细,严格按照考纲和教材,绝不放过任何知识点,特别不要忽略小字部分,而在深度上则要适当控制;第二轮要形成知识网络,分专题复习,而重点针对高考必考的几个重点,一定要挖深度。第三轮以做题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注重回归教材。

  三、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20XX.8.1--20XX.2.29 (二)第二轮:20XX.3.1--20XX.4.30 (三)第三轮:20XX.5.1--高考 第一轮:2011.8.1--20XX.2.29 1.时间安排:

  2011.8.1--2011.8.29 必修1《分子与细胞》 20XX.9.1 --20XX.10.30 必修2《遗传与进化》 20XX.11.1--20XX.12.31 必修3《稳态与环境》

  20XX.1.1--20XX.2.29 选修部分

  2.总体思路:

  必修部分以章节为单位,掌握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点,重要概念、原理,构建知识框架。选修部分以选修3《现代科技专题》为主(高考二选一),以专题为单位,进行专题训练。 3.复习策略

  (1)以教材为主,按教材的编排顺序适当整合,强化基础知识。练习册上各节的习题,有选择的精讲精练,但让平行班学生都做。

  (2)实验班,在关注尖子生的基础上加强系统复习,加强知识的综合性,适当加大难度,加深深度,拓展宽度,精讲习题。2个实验班教师集体备课、精选习题、轮流命题,分阶段进行测试,对尖子生要面批,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实验班要比平行班加大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平行班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关注尖子生和尾段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多给机会,课下多进行辅导,确保中、低档题尽量不失分。

  (3)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每一节课前20分钟复习课,后20分钟精讲习题,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留5-10分钟时间进行随堂测试(用的是自主命题的课堂小考),保证大多数学生当堂消化,每节复习课结束都要留作业并且要坚持检查作业(检查可放在每节课讲题之前),学生就会养成做作业的习惯。

  (4)除课堂检测外,每周做1次周测试(40分钟),1个月做1次大测试(90分钟)。测试题由组内教师命题,每个人通过学科网先下载一部分习题然后组内教师共同精心挑选,最后由组长审题,以确保每套题的质量。全组6个人,分两组,一名老师主要负责定期上网搜集最新的课改动向、生物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热点的生物学现象,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我们的习题当中。

  (5)复习时每一节课都要精心推敲,集体备课要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复习知识点(实验班拓展到什么程度、平行班降低到什么难度)、精讲的习题、知识框架、布置的作业等,全组统一,防止出现随意增加、降低难度的现象。

  (6)在每次考试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做两到三套科内综合题,同时配合理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在大型考试中增强自信。 第二轮:20XX.3.1--20XX.4.30 1.总体思路:

  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及理综测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科术语、规范用语。要关注各层次的 “尖子生”。二轮复习全部内容共设7个专题,各专题都设有专题训练,这七个专题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主要考虑学科内综合。

  2.专题名称及时间:

  专题一 细胞及其生命历程 1周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2周 专题三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2周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2周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1周 专题六 常规实验和实验探究 1周 专题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周 第三轮:20XX.5.1--高考 1.内容:模拟题、真题 2.总体思路: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综合模拟、真题回放,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针对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在答理综试卷时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3.复习策略

  (1)紧扣考纲,分清重点和难点。

  (2)狠抓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认真完成习题训练,从中寻找解题技巧,包括必考题和选做题的处理、理综的时间分配等。

  (4)进行针对性练习。

  ①如每天做一到两道实验设计题,提高学生实验设计题的解题能力;

  ②进行限时练习,如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加快做题速度,特别是对非选择题的限时训练。(一方面可以节省部分时间给其他学科,另一方面如果物理、化学用时略长的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

  ③精选习题练习。如每种题型的题目都选出几道典型的例题。分析习题时突出重点,侧重思路和方法。讲解完习题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回顾解题的思路以及记忆相关内容。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很多与实践相关的题目,因此复习时我们教师要经常浏览学科网,及时总结新闻热点中包含的生物现象,并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或者利用这些生物学现象改编一些习题。例如,2010高考题全国卷2就出现了考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题目。 综述:

  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1)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尽量面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

  小编精心推荐生物教师工作计划 | 生物教学计划

  小编精心推荐生物教师工作计划 | 生物教学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五年级暑假在家学习计划

在家学习计划

高二个人暑假学习计划2021

个人暑假计划

初二学生的暑假学习计划

初二暑假计划

高二学生暑假学习计划范文

高二暑假学习计划范文

2021小学生个人暑假学习计划范文

学习暑假计划

2021高考备战前复习计划

高考前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范文2021

复习计划

小学语文复习计划

语文复习计划

高考前30天复习计划2021

高考前30天复习

学生期末个人复习计划

学生期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