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七夕与萤火虫无关
在传统七夕的文化内涵里,我们也觅不到萤火虫的踪影。爱情因子之外,七夕还有乞巧的一面,“望月穿针”嘛,妇女们向传说中的织女学艺求巧,所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宋朝七夕过得非常热闹,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的描写,“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与此同时,人们还“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倘若现代人真心弘扬传统文化的话,该有多少发力点?
七夕节来历 | 七夕传说 | 七夕节习俗 | 七夕节活动 | 七夕诗句 |
七夕是哪天 | 七夕礼物 | 七夕节图片 | 七夕祝福语 | 七夕活动策划 |
七夕节来历 | 七夕传说 | 七夕节习俗 | 七夕节活动 | 七夕诗句 |
七夕是哪天 | 七夕礼物 | 七夕节图片 | 七夕祝福语 | 七夕活动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