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3年甲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3000(利润总额)+400(事项1)+150(事项2)=3550(万元)
20×3年甲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
20×3年甲公司当年应确认的应交所得税=3550×25%=887.5(万元)
20×3年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150×15%=22.5(万元)
20×3年甲公司所得税费用的金额=887.5-22.5=865(万元)
相关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88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8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贷:所得税费用22.5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集团并不承认集团的内部交易,所以对于集团来讲,期末该存货的账面成本仍为交易前的金额=(200-50)×3=450(万元)。但是税法是承认集团的内部交易的,所以交易后该存货的计税基础=(200-50)×5=750(万元)。由于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账面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应该计提减值准备=450-400=50(万元),计提减值后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这样合并报表中,存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0-400)×25%=87.5(万元)。
在乙公司在个别报表中,该批存货的账面成本=(200-50)×5=750(万元),期末可变现净值=400(万元),账面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50-400=350(万元),计提减值后,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750-350=400(万元)。计税基础=(200-50)×5=75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乙公司在个别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0-400)×25%=87.5(万元)。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是将母子公司的个别报表简单相加之后进行调整抵消后编制的,由于合并报表承认的减值金额与个别报表中一致,所以合并报表中不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
会计处理:
借:营业收入1000
贷:营业成本700
存货30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50-50)30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0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交所得税=(2000-50+200+300-240+100-80)×25%=5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50×25%-200×25%=-37.5(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在合并报表中,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因此账款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元;合并报表中应将甲乙公司间的内部债权债务抵消掉,则最终合并报表中此货款的账面价值为0,则合并报表中此应收账款相关的坏账准备金额应该为0,进而应将个别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抵消掉,使得合并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0.所以选项A、C正确。
2、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甲公司无其他子公司,吸收合并后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以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应在甲公司个别报表中确认,其计税基础为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准则规定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免税合并中,对于合并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并调整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因此甲公司个别报表上确认的商誉金额=14000-[12600-(12600-9225)×25%]=2243.75(万元)。
小编精心推荐:
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计算机考试环境下故障处理办法通告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