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5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南乡子

  佚名

  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

  [注]洪迈出使金国时被锁禁,在金人威胁下,洪迈向金主跪拜称臣。后被遣还。其父也曾被金禁留15年。

  8.此词的语言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此词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很少有人天赋异禀,那些能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人。生活中不是缺少成功的机遇,弥足珍贵的是能否利用外物。所以荀子在《劝学》中总结说“ , ”。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 ”表达了与琵琶女命运处境相同的感慨。

  (3)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两句话,范希文即范仲淹。“两字”指忧乐二字。《岳阳楼记》中“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风 波

  鲁迅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但夏天吃饭不点灯,却还守着农家习惯,所以回家太迟,是该骂的。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六斤也趁势溜出,坐在他身边,叫他爹爹。七斤没有应。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

  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所以这时便立刻直觉到七斤的危险,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等大伙散去后,七斤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

  一九二○年十月

  (有删减)

  【注】1917年6月,原大清将军张勋率“辫子军”进京,复辟清朝,历时12天。小说中的皇帝坐龙庭指的就是这事。七斤嫂所说的“造反”指的是辛亥革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七斤两年前喝醉了酒骂过赵七爷为“贱胎”,两人从此结下了仇怨。皇帝坐龙庭后,赵七爷认为报仇的时机到了,赶紧去吓唬七斤。

  B.七斤的辫子在辛亥革命中被人剪掉,在张勋复辟时,从咸亨酒店听说皇帝要辫子,全家都惶惶不安,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也变冷淡了。

  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是不轻易穿的,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穿;赵七爷辫子的盘与放,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他对复辟的期盼。

  D.对于七斤没有辫子的情况,七斤嫂是又怒又气又恨。赵七爷说没有辫子要杀头,七斤嫂忍不住大骂丈夫与七爷,转而迁怒革命党人。

  E.风波过后,七斤重新获得了老婆和村民们相当的尊敬和相当的待遇,这说明农村又走上原来的老路,张勋复辟对农村没有多少影响。

  (2)画线段落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七斤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小说以“风波”为题,这场风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小说又是如何表现这些问题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提高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知识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

高三语文怎么学

​高三语文备考计划应该怎么安排

​高三语文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