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5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天子嘉其,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注: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答复,给回信

  B.稍用其说 稍:逐渐

  C.还称旨 称旨:称职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可否:褒贬,议论

  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译文:

  (2)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茶瓶儿

  (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②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8.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答:

  9.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6分)

  答: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2)屈原在《离骚》中 “ , ”,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 ,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自然科学和社科类阅读题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辅导:咏怀古迹其三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术语区别

高考语文

2019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易混手法区别

高考语文

2017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三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

福建四地六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河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

湖北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