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练习题(11.12)

  ◆1.答案: C

  解析:

  此题语句填空题。

  横线前面谈论的主体是“作品”,根据语意和形式一致原则,可以排除A、D两项,再根据横线后面的语境,后文是对“作者形象”的具体阐述,可知横线处应该引出“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所以选C。B项与后文语意不一致,无法衔接上。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填空的能力。

  >题干前半部分着重讲述波能巨大的挖掘潜力,但“波能的发电成本相对较高、需不断完善”语义上与前面内容构成转折关系,若仍要表达“波能收到各国重视”并与后边内容相衔接,则仍要突出“波能巨大的价值”,此处应再次选具有转折意义的词,故C、D不选。比较A、B选项,A选项过于狭隘,B选项更能突出波能的巨大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

  A、“沧海一粟”是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句意强调“少”。B、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C、“挂一漏万”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谦辞。D、“洗净铅华”原指妇女洗掉脸上的粉饰,比喻抛开荣华富贵,平淡从容的生活态度;也常指去掉一切修饰成分,还原事物的本真,与句意相符。)

  ◆4.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语句填空。

  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划横线部分的句子是文段的过渡句,在文段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体现在划线部分前的句子主要谈论的是用历史观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故可推知这种评价必然带有历史性。“启下”体现在“搞乱社会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阐述的是这种评价与现实社会中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该句出自邓小平的《在全军政治工作上的讲话》。

  由横线后的更可知,横线上的一句话要和后文“不能正确的解决什么问题”构成递进复句,且程度比后一句话轻。C选项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满足语境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留学群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信息频道

  2014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2014行测答题经验技巧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行测备考:行测常识大全11.12

行测常识

公务员行测备考:行测何去何从

行测备考

公务员行测备考:行测常识备考

行测备考

行测备考:公务员行测常识12.24

行测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间多长

行测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