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马哲“矛盾”规律专题复习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这一点上,很多老师和同学并没有准确地予以理解和掌握,有些甚至偏差极大甚至接近荒谬。立明老师再次提醒同学们一定要牢牢依据大纲和教科书的标准阐述、牢牢依据定义,不要做主观解释,也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在理解相关概念有困难时,可以依靠“二分法”、“递推法”,变高度抽象为相对具体、变高度概括为相对详细,降低理解的难度,并提高理解和记忆的准确度。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以矛盾的同一性为例,大家不理解“同一性”,切不可直接从字面含义入手,而是要依据教材,往后“递推”;看到“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之后,我们可以将“同一性”替代为“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这时仍不理解,没有关系,继续往后看,“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时运用“二分法”,我们知道了“相互依存”是指“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贯通”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样就清楚多了,再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加以理解就较为容易了,例如某个人的好坏善恶等等。

  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要注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方法论意义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基础。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它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对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应该分析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从横向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都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过程和阶段,都有其特殊矛盾。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未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8.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相关练习:

  一、选择题Ⅰ

  1."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信条的实质是()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诡辩论D.相对主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贯通性和排斥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

  3.中国古代哲学家柳宗元说:"自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4"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量变质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6.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7.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引述列宁的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于()

  A.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分析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C.分析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分享

热门关注

考研政治选择题怎么练

考研政治选择题

考研政治选择题多少分 关于考研政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多少分

考研政治有几道大题

考研政治题

考研政治的内容是什么

考研政治内容

考研政治的选择题分布

考研政治题

2020考研政治:掌握命题规律,提出应对措施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政治复习总结

考研政治

2021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2021考研复习最后时间考研政治该怎么复习?

2021考研政治复习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复习技巧是什么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