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生的艺术方向
假如我们可以勇敢的迈出一步,揭开那层梦幻色彩的面纱,面目又是如何?
我们可能会恐惧,因为梦想毕竟是神圣而让人向往的。我们也可能会平静,因为问题被看清后,总会解决。
当今的普才教育,标准化考试盛行,希望能培养全才,但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的标准化真能实现教育的初衷吗?喜爱英语的学生往往因为英语的考试而不再喜爱英语,向来不喜爱英语的学生便存在极端的抗拒心理,外语考卷是整版整版的选择题,懂得多一点的懂得少一点的一点都不懂的都在掺和,以至于“语言考试是反语言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这是真正的问题。(12)”这种考试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还弱化伤害了学生。专业第一但因英语政治各一分之差落榜的吴雯谈到:“画画的热爱没有被伤害,但是自己的某一部分信心失去了。(13)”在这种考试体制下“学生变成了产品,学校在培养产品。(14)4”大学生接受着阶段性学习计划,一切被确定好,学校里“对大学教师的教学成果的考核也被量化,完成了多少课时的工作量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得怎么样,认真不认真,负责不负责,效果好不好,不管,科研看的是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 “大家追求什么?(16)”“最后一定只能混,你自己就会去混,混的概念就是照章办事,你的热情主观能动性一直全部磨灭掉,。(17)”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在采访中谈到:“我们国家长[微博]期形成的是‘大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工厂实际上也用这样一种办法。(18)”无疑,在当今中国,工厂生产的有统一标准的大批量产品与学校培育的人在同一种管理模式下运行。在工业化阶段,工厂产品如果不能服务于社会需要,工厂生存就有危机,工厂必须向产品负责。在学校教育中,陈丹青在辞呈中指出:“系向学院负责,学院向校负责,校向教育部门负责,而教学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学生到底培养得怎么样,从来没有被真正告知。学校是向上负责,而不是向学生负责。(19)”也许幸运儿已成了艺术研究生,不幸运的还在继续努力或已经放弃。但大学校园内是这样的环境,艺术研究生能有自己真正的方向吗?有没有成为艺术研究生又如何?真正的艺术方向并不一定是在成为艺术研究生后找到的。
从当今各大高校的招生和建校看,徐有渔认为:“我们的教育场面很大,也很热闹,确实有一种繁荣。”“在这种繁荣下要谈危机,确实给人一种危言耸听的感觉。”“但我感到的危机就是我们离大学精神,离传授知识,敬重知识越来越远。(20)” 传授知识,敬重知识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大学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2015考研栏目推荐链接:
点击下一页查看对艺术考研应有的态度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