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 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太公:姜太公姜尚。 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划线词语。(4分)

  父卒 扶而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英语试卷 政治试卷 物理试卷 化学试卷 历史试卷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已发布

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真题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发布

中考语文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