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行测“十宗最”个性化真题

2014-03-22 16:09:15

  第五宗:最“冗长”的定义判断

  【真题】权力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其中强制性权力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一个人如果不服从的话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出于对这种后果的恐惧,这个人就对强制性权力做出了反应。奖赏性权力是指人们服从一个人的愿望或者指示是因为这种服从能带给他们益处。因此,那些能给人们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报酬的人就拥有了权力。法定性权力是指一个人通过组织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法定性权力取决于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它是一个人正式或官方明确规定的权威地位。有些人能使事情发生,是因为他们有这么做的权力与权威。【2013-河南-55】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没有涉及上述三种权力的是:

  A.经理要求所有员工放弃假期在公司加班,虽然不情愿,但员工们都没有提出异议

  B.小李在工作决策上与老王产生分歧,经过考虑之后,小李认为老王的经验比他更丰富,处理过更多同类事物,所以决定听从老王的决策

  C.四岁的小明发现,只要他给小朋友糖吃,小朋友就愿意和他玩,所以他经常从家里带糖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

  D.小刘在下班途中被抢劫,看到歹徒只有一人,小刘决定反抗,但是当他看到歹徒拿出刀时,他又放弃了反抗的想法

  【答案】B。

  【解析】A项属于法定性权力;C项属于奖赏性权力;D项属于强制性权力。

  【盘点】读罢此题,方知权力是这样分类的。相信在审题的过程中,有些考生着重有些无奈了,定义真有点过分长了。

  第六宗:最“应反思”的逻辑判断

  【真题】应该看到,“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政策”。将各种社会问题归结为良知不守,则由逻辑倒置和认知错位之嫌。很多问题,是缺“法”导致缺“德”,而不是相反。如果监管和惩罚机制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者的“投毒冲动”就能得到有效抑制;如果制度健全,使好人流血之后不再流泪,藏于人心的本然良知就能够转化为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2013-河南-77】

  由此可以推知:

  A.如果良知不能化为行动,说明制度仍有待完善

  B.只有制度健全,才不会良知不守

  C.只要守住良知,就不会有各种社会问题

  D.只有制度健全,才不会有各种社会问题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监管和惩罚机制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者的“投毒冲动”得到有效抑制;制度健全→良知转化为行动。A选项否后推否前,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故选A。

  【盘点】不要血泪齐流,唯有法、德齐下。题目简单,道理深刻,完善制度,完美做人,做善良的人,有善良的心。

  第七宗:最“近”的传统节日

  【真题】中秋节:月饼:团圆【2013-河南-67】

  A.圣诞节:圣诞老人:礼物 B.清明节:扫墓:踏青

  C.情人节:巧克力:约会 D.重阳节:菊花酒:敬老

  【答案】D。

  【解析】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物,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节日,菊花酒是重阳节的特色酒。故答案选D。

  【盘点】距离考试最近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出现在真题中,让考生感受到中秋节的浓郁氛围,意犹未尽。

  第八宗:最“炫民族风”的常识判断

  【真题】文学名篇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当地的特色民居。以下对应错误的是:【2013-河南-96】

  ①陈忠实-《白鹿原》-窑洞 ②林语堂-《边城》-吊脚楼

  ③阿来-《尘埃落定》-骑楼 ④老舍-《四世同堂》-四合院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②作者对应错误。《尘埃落定》讲述的是康巴藏族的故事,而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地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所以③错误。

  【盘点】文学名篇,穿越时空的存在,让我们在拜读之际,炫出我们的民族风,让世界认识中国!

  第九宗:最“逻辑”的解读

  【真题】下列哪项与受访者中不读书人数比例最接近?【2013-河南-109】

  A.61岁及以上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小时以下者的比例

  B.41-6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1-6本者的比例

  C.12-20岁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2小时的比例

  D.21-4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7-12本者的比例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貌似没有提到“不读书人”这个概念,但是仔细分析,材料中读0本书即为不读书人的统计,比例为1-42.8%-10.8%-10.5%=35.9%,与61岁及以上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小时以下者的比例35.4%是最为接近的。

  【盘点】不怕题太乱,就怕不细看,你能看出“读0本书”和“不读书”的逻辑关系吗?

  第十宗:最“简单”的难题

  【真题】受访者中,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平均阅读时间与所有受访者的平均阅读时间差别最大?【2013-河南-108】

  A.12-20岁 B.21-40岁

  C.41-60岁 D.61岁即以上

  【答案】A。

  【解析】观察“市民每天阅读时间分布”表可知,21-40,41-60,6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分布情况与所有受访者的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分配情况相同,而12-20岁的受访者相差较大,所以选择A。此题也可通过常识判断,12-20岁是一生中的求学阶段,每天的阅读时间比其他年龄段多,选择A。

  公务员行测推荐:

  行测题库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常识判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之历史常识汇总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什么?考试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什么

国考考察题型的答题技巧

国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2021公务员考试:考前冲刺得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得分技巧

2020公务员考试:初期备战指南

公务员考试辅导

公务员申论和行测的攻略规划

公务员申论攻略规划

公务员行测备考:好心态才是最大的利剑

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对于行测在冲刺阶段中该如何备考?

行测备考

公务员考试备考的误区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计划组织题面试技巧:如何让计划组织题答出“小欢喜”

公务员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