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醇逸
为华人利益
联系希拉里
刘醇逸一直是民主党纽约华人社区重要的侨务领导人。2009年,刘醇逸就任纽约市审计长,也就是纽约市政府“第三把手”,执掌纽约财政大权。他获得了76%的高票数,是历史上首位担任纽约市级公职的华裔。
刘醇逸为纽约和纽约的华人社区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不喜欢用“政客”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我认为自己是‘公众服务者’”。
2004年,在纽约连续发生两起在美华人意外身亡事件,其中一位是送外卖工人,另一位是建筑工人,遇难后很久才确定身份。他们在中国的亲属申请赴美处理后事时,签证被拒。刘醇逸一方面组织了为遇难者的募捐活动,另一方面主动联系了当时的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请求她积极帮助解决。为此希拉里向美国国务院、移民局等部门发出正式照会,为两位遇难者家属争取到了应得的待遇。
骆家辉
三代人
走完一英里
2009年3月,由奥巴马总统提名的美国商业部长骆家辉获得了国会通过,宣誓就职。骆家辉是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后代,祖籍广东。
100多年前,骆家辉的祖先从香港来到美国谋生,他的祖父曾在一个富裕的美国人家里帮忙做家务,换取学习英文的机会。祖父工作的这家人住的地方离骆家辉后来当选华盛顿州长居住的州长官邸只有1英里远。用骆家辉的话说,这短短的一英里,华人用了三代人的时间才走完。
骆家辉是位“新好男人”。他的妻子李蒙曾是全美“亚裔小姐”,除了人美如花,而且精明能干。1994年初夏的一天,一架直升机在西雅图上空盘旋,人们被巨大的引擎声所吸引,正在工作的李蒙也到室外观看。当她昂头的时候发现,飞机上挂着巨大的长幅——“李蒙,我爱你”,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这位美丽的电视台记者终于被骆家辉的痴情打动,两人喜结连理。
朱棣文
处理漏油
专家“跨界”
朱棣文是继赵小兰后第2位进入政府内阁的华人,任美国能源部长。这位出生在美国圣路易斯的华裔物理学家,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49岁。
去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英国石油公司深海油井爆炸并大量漏油事故时,朱棣文临危受命,在应对突发灾难和严重后果的时候,不慌不乱,决策果断,被美国政界和媒体称赞很有大将风范。
朱棣文虽然不是地质学家,也不懂石油钻探技术,但在事故发生之初,所有人都陷入慌乱之中,各种思路和建议滚滚而来,却没有一个实用。这时候,朱棣文建议英国石油公司使用伽玛射线成像技术分析受到破坏的水下油井受损的情况,这是自诩为深海钻井最专业公司根本没有想到的办法,后来证明非常有用。(驻美国特约撰稿 温玉顺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