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小孩的姥姥在得知我们打算让他留学的时候,再三说:“出国留学千万不要去美国!美国老是发生枪击案,并且总是发生在校园。”无论我怎么解释犯罪的比例、社会治安和新闻透明度之类的原因,就是改变不了她老人家的看法,她固执地说:“美国太自由。枪支随便就能买到,一生气就开枪滥杀无辜。”
呵呵,这只是一个老太太的观点,但可巧她是我的娘,所以这个因素得考虑。
一个离婚的女友,卖了房子送孩子去澳洲读书,准备的银子勉强够小孩前两年的学费。那孩子临行前学了太极拳,准备去到国外赚外快补贴学费。后来我问起她孩子的留学情况,她愁眉不展地说:去了之后孩子选择了读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双学士,比预计的时间多一年,花费更大,“那不够钱怎么办?”我担心地问。
“让小孩自己想办法。他可以打工,也可以找他爸爸要,牙膏都是挤出来的,反正我没钱了。”
我猜这样的孩子或许会有出息吧,小小的年纪就为生计挣扎,想办法挤父亲的钱、赚老外的钱,可是,话虽这么说,谁愿意让孩子未成年就去为饭费学费发愁呢?再说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太多的精力拿来打工,读书势必会受影响。
出外留学,情况千变万化,比如学费涨价、汇率变化、不能按时毕业、不能顺利就业,各种因素都是不小的生存压力。压力固然能促使孩子成长,但太大的压力也容易使他急于挣钱,无心学业,走歪门邪道。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留学的选择,总是不妥当。